朱瞻基这个时候摇摇头说道:“两千!”
楼云听到朱瞻基的回答后,他瞪大了眼睛,他说道:“什么!两千人!您知道瓦剌到底有多少人马吗!两千人去突袭对方的大营,这不是以卵击石吗?”
朱瞻基此时大笑道:“哈哈,卫国公果然聪明过人,本帅要的就是以卵击石。”
楼云此时惊异的望着朱瞻基,他问道:“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朱瞻基看了看外面他说道:“皇叔,这里也没有其他人了,咱们都是自家人,我便跟你说些自家话。你还是想不通这次我们出征的主要目的吗?”
楼云这个时候摇摇头说道:“难道不是北击瓦剌,让边关永保太平?”
朱瞻基嘴唇上扬,他说道:“当然不是,皇爷爷将三十万大军带出来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和瓦剌开战,只是单纯的带出来而已。”
楼云是越听越糊涂,他问道:“我不明白您的意思。难道就是耗费钱粮?”
朱瞻基说道:“没错就是耗费钱粮,皇爷爷做这一切都是为了父亲和我,为的就是让我把兵权揽在自己的手里,而父亲则是在京城之中把持着朝政,这样一来,汉王和赵王那里便只能哑巴吃黄连了。实话告诉你吧,皇爷爷早在半个月前就已经驾崩了。”
楼云听到这个消息后,如同晴天霹雳一般。
他虽然和皇上相处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皇上却很照顾他,甚至真的待如亲子一般。
而皇上早在半个月前就已经去世了。这对楼云来说一时间无法接受。
这个时候朱瞻基说道:“这是皇爷爷生前的遗诏,皇叔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
说着朱瞻基从自己的袖子里掏出了皇上生前留下的密旨。
这份密旨是他亲身保管的。他将密旨交到了楼云的手里。
楼云打开了密旨看了一下。
上面的内容非常的简单,“朕死之后,太子朱允治继位为君,皇长孙朱瞻基为太子总揽兵权。朱云为安王,与太子一起辅佐新君。如汉王,赵王造次,太子可就地诛杀。朕之死,回京城之前严格保密,切勿发丧。”
这个的确是皇帝的亲笔所书写的遗诏。
而上面的朱云则一定就是指的他了。而他被皇上封为了安王。
楼云现在也是越来越明白了。
楼云的口中喃喃自语道:“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
皇上这一次的北伐目标并不是瓦剌,也不是鞑靼这些宿敌,而是朝中的二王以及西北的朱允常。
皇上生前用自己最后的威望为太子与皇长孙召集了三十万大军,楼云也明白了为什么行军这么久,后续还有很多的部队没有出关,而是留在关内。
这是因为如果大军全部出关的话,那么汉王或者是赵王,甚至是其他的什么人的话,关闭了山海关的关键入关通道,那么三十万大军断了补给,很快就会生变。
或者是作鸟兽散,或者是被瓦剌的主力消灭,要么就是副将献上主帅的人头,向关内的新君表达自己的忠心来攫取富贵。
但是无论那种变化,对他们都是不利的。
如果大军被关在了关外,那么朝中代替天子掌控朝政的太子就成了摆设,别说汉王和赵王,就算是一名小厮都能一刀宰了他。
而军队始终没有完全出关的原因就是,控制着从关外入京的各个主要的关隘和路口。
可以让三十万大军随时开回关内。
有这三十万大军在手,京城不过是囊中之物,只要控制了京城,控制了国家的神经中枢,那么汉王和赵王就算是有通天的本事,也没办法使出来了。
毕竟汉王的主力已经被皇上调出来了,而且他手下的很多亲信将领都是明升暗降,都被从部队之中抽离出去。
而剩下的士卒们,则是谁是主帅,他们就听谁的。
虽然汉王在军营里的威望非常的高,但是服从最高统帅的命令,这是每一个士兵进入军营后学到的第一课。
而现在的朱瞻基则是皇上钦封的骠骑将军,全军的总指挥者。
而且为什么让燕飞雪替朱瞻基去,他也明白了。
因为需要一个诱饵,燕飞雪此次前去可以说是死棋一招。无论燕飞雪是生是死,对于朱瞻基来说都没有什么区别,这次袭击瓦剌不过是搂草打兔子捎带着的。
他们出来的真正的原因只是给太子未来的接位,获得接位的资本。
现如今三十万大军在手,除了西北的朱允常外,没有人可以和现在的朱瞻基对抗。
虽然大明的军队有上百万之多,但现如今朱瞻基手上的三十万可是从这上百万人之中严格挑选出来的精英,也就是精兵。
而且朱瞻基此时已经命人拿着皇上的兵符去调集在满洲的新军了。
这只新军原本是朱允常的骁果军,只不过朱允常负担不起那么庞大的军费开支,这才用这些军队换了二十多门红衣大炮。
而现在这支军队,朝廷称之为新军,因为是新编练的部队。
而现在这只军队只听命于皇上一个人。而未来谁是皇上,那么谁就是这支部队的指挥员,只不过现在朱瞻基秘不发丧。
没有人知道皇上早在半个月前龙御殡天的事情,而他则是拿了皇上临死前交给他的兵符,只要再有了这几十万骁果军。
那么朱瞻基的手里至少有五十万大军了。
而且还占据了满洲之地,就算是汉王即便是想要造反,那么他也没有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