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网络游戏>萌军舰娘>act504 整军备战

因为生存环境的极端恶劣,苏联一直都有向内进军的野心!

美国的的情报机构曾预测过,一旦土星进入严酷的长冬期,将会有超过2000万的苏联人因为无法生活在热区而被活活冻死。如果斯大林不想让自己的国家陷入内战,就肯定会通过发动对外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到时候就算失败,也能借机消耗掉这些过剩人口。

而随着苏联来工业体系这些年的日趋完善,红海军的装备情况也有了大幅改观。早在苏联刚刚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候,他们就曾计划过要建造一种排水量在六万吨以上、装备四座三联装16英寸主炮的超级战列舰,这份大建计划一度被各国嘲笑为“斯大林的妄想”。

但也许大力真的能出奇迹,苏联硬是靠“先开工、后设计”这种毛子式的乱来,真的于四年前在土星开工建造了这么一种庞然大物。

目前光是确定在建的就有三艘,虽然建造过程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但靠着先后从意大利和唐国那里取得的舰船技术,整体进度还算顺利。一旦这种新式战列舰完工,苏联将彻底扭转自己所处的不利地位。

尼米兹承认,从长远利益来看,一个强大的苏联绝对会成为另一个不亚于纳粹德国的重大威胁。但如果他们现在不能打败希特勒,美国也许就要撑不到苏联成为祸患的那一天了。

所以权宜之下,尼米兹建议罗斯福暂时放下对苏联的成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对抗纳粹。手机txt蚁胍拉耴樟抗德也并不需要低三下四的去求斯大林,他们只需要像唐国那样为苏联提供一些舰船技术即可?

以斯大林的性格,对方不可能坐视希特勒将手伸到自己的“裤裆里”恣意妄为。一旦他们有了足够的实力,苏德两国在土星星域的和平相处也就要走到尽头了。美国对此自然是乐见其成。

不过罗斯福虽然理解了尼米兹在苏联问题上的见解,但对于那支盘踞在碎星区的所谓“地方武装”,他还是怀有一定的顾虑。因此罗斯福建议尼米兹到达碎星区后。先不要急着和对方接触,多观察一段时间再做决定。

就这样。尼米兹的“前进防御”策略得到了来自总统罗斯福的支持,尼米兹本人也做好了率领太平洋舰队在碎星区和鬼子死磕到底的觉悟。而与此同时的另一边,星堡方面同样在为对日作战做着准备。

赵舰出于一种战略上的平衡考虑,决定主动牵制日军注意力,帮美军分担一部分压力。不论对方和破碎拂晓有多么千丝万缕的联系,至少他们现在是站在反法西斯阵营这边,还不能让他们就这样垮掉。

而且自珍珠港事件开始,赵舰就已经渐渐的意识到。美国政府可能和破碎拂晓并不对付。那个组织近期的这一系列所为,都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国家利益,这种胳膊肘往外拐的举动怎么看都不像是一家人。

不过赵舰手上的舰队看似兵强马壮,但实际上的短板却并不少。除了主力舰的规模十分充裕外,其他舰种的数量都存在着明显不足,这让星堡舰队给人以一种“头重脚轻”的不协调感。

舰队目前比较缺乏的舰种包括巡洋舰、潜水艇和专业反潜舰这三种。

巡洋舰不用说了,一直就是3重2轻,妲莲没少找赵舰要求增员。潜艇则是为了支援法国本土的抵抗组织,目前全员都在送快递,一个个累的跟咸鱼似得。赵舰都不好意思再给这些yòu_nǚ安排作战任务了。

至于专业反潜舰,依旧是小喵波在独自挑大梁。像那种搜索范围比较大的反潜任务,光靠她一个根本忙不过来。

就像上次的星堡攻防战那样。赵舰临时调派了喵波前去搜索异形舰队的领头舰。但喵波带着两个小伙伴绕星堡转了老大一圈,都没能找到敌军潜艇的踪迹,最后无功而返,小家伙一回来就自责的哭了起来。

如果将来和日军作战,这必将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所以赵舰认为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扩充星堡舰队的二线部队。

正好他们之前去珍珠港捞夏薇尔的时候,顺手牵羊了一些美军没来得及带走的神核。其中比较有价值的也就是亚利桑那号和内达华号这两块。赵舰在将两块都修复后,决定将内达华号的神核上贡给女皇陛下,看能不能从国内换一些万吨级别的回来。他这边扩建巡洋编队用得上。

当然!等国内回复的这段时间,赵舰自己也没闲着。托尔刚刚完成了标准iii型大型驱逐舰的设计,并造了两艘样舰出来做测试。

这种新式驱逐舰的标准排水量高达3000吨。舰长133米、宽15.6米,最高航速37宇宙节,续航能力不输巡洋舰。再加上体型较之另外两种大了一整圈,隐隐的有一种“小轻巡”的感觉。

而在火力上,标准iii的舰炮也和i型医院,都是3座双联装的速射舰炮,但却在船体中部布置了16枚垂发式的制导型侵蚀鱼雷,防空武器也换成了8座革命性的“密集阵”,赵舰把自动ai用到了这种武器上。

可以说这种驱逐舰在外观和装备上,都已经颇具了十分明显的导弹驱逐舰风格。但出于一种情怀,赵舰依旧管垂发的那些叫“鱼雷”。

这就好像另一个时空下,某个以方位命名的公司,敢睁着眼睛把射程480公里、可以精确制导的玩意儿叫火箭弹一样不要face!

两艘样船造好后,赵舰将星堡上一直赋闲的滨风和矶风都叫了过来,让她们俩来测


状态提示:act504 整军备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