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帝又病倒了,此次病症来势汹汹,前所未有的凶险。这是一次由一碗藕汤引起的风眩症复发,原本是想替惠帝养养肠胃,但藕可能稍微不那么软,惠帝用完之后当天夜里便发作起来。腹痛难耐,直至胸闷气短,全身麻痹,再也动弹不得。吕后带着琬儿匆匆自吕宅赶回太极宫时,惠帝已经陷入昏迷,不省人事,连沐阳真人的银针都没能再度唤醒惠帝的清明。
吕后大怒,斩杀了沾手过这碗藕汤的所有工作人员,采办藕的监令,御膳房的伙夫、厨娘,送汤的宫女,伺候惠帝喝汤的小黄门,只差把种藕的农夫也给抓起来了。乌泱泱杀了一大群人,把午门的空气都给染上了血腥味。
可是,杀再多人也没办法唤醒昏迷的惠帝,经国师沐阳真人的认真查看与诊断,结果让人揪心不已——惠帝可能撑不下去了,大家做好准备吧!沐阳真人如此悄悄地知会了吕后。
苏琬儿看见了吕后的沉默,她知道吕后在担心什么,吕后虽然与李家男人在朝堂上争得尴尬又火热,她实际上却是最离不得惠帝的。没有了惠帝,她连坐上那高台的资格都没有,吕后还没有强大到可以明目张胆抛弃所有李家男人,自己独当一面的地步,而且——
现在还不是担心惠帝的时候。
根据上一世的轨迹,惠帝还能撑到明年冬天才撒手呢!如无意外,过不了多久,沐阳真人的银针便能将惠帝从阎王爷手上再抢回来一次了。
可是吕后并不知晓这些内情,她的焦虑发自内心,她与绝大多数想篡位的奸臣不同,她深知自己如若想甩开李家直接上位会遇上什么样的阻碍。虽然眼下她已经是这帝国实质的主宰,但天下人依然当这天下为李家的天下。
苏琬儿准确地猜到了吕后对这李家皇位的态度,却没能第一时间警醒到吕后对李家另一个男人地位的重新考量,以至于她没能在第一时间再去提醒他,务必要进一步夹起尾巴做人。那就是——
太子李肇。
如今仗着皇位还在他爹屁股底下,李肇只能屈居太子府,任由吕后摆布。可是李肇与李砚不同,李肇桀骜又锋利,再加上他于朝中影响颇大,吕后并不认为一旦惠帝驾崩,继承了皇位的李肇还会如现在这般对自己伏低做小。
陷入重重危机的吕后终于意识到风中残烛般的惠帝如若驾崩,会对眼下这脆弱的平衡态势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影响。她再一次认真审视起自己以往最为重视的大儿子来,李肇与自己,孰轻孰重?
这是一个难题。
不过,不等吕后想明白这一千古难题,朝堂上新发生的一件事,就让吕后坚决果断地做出了抉择——
李肇之前主持的大唐律法汇编,经上百名文书仔细精校后终于付梓。当李肇捧着一本崭新的,散发着油墨味的大唐律法汇编呈于朝堂之上时,吕后的喜悦是发自内心的。
她捧起李肇主持编撰的这本律法汇编翻来覆去地看,爱不释手。此律法汇编汇总了前朝及高祖以来所有的律令格式,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了调整。李肇召集了逾千士子逐字逐句对当下各地通行的律令进行了注释与勘正,律例共计十二篇五百条,继承了前朝“法令明审,科条简要”的优良传统,依礼治律,礼法合一。相较前朝的律法,李肇编撰的这一版,明显臻于完善与成熟,吕后抬起头冲下首的李肇笑意晏晏。
“太子辛苦了,太子与诸位爱卿为我大唐江山稳固呕心沥血,本宫代替皇帝陛下向太子及诸位爱卿致谢。”
吕后欣赏有才华的人,对自己儿子今日的表现也不吝赞扬。她的出发点是好的,原本李肇可以就势跪下,冲吕后叩头谢恩便万事大吉,可是孤傲的李肇在看自己的母亲不顺眼时,无论她说什么话,他都是不满意的。于是李肇恭敬一揖后朗声开口道:
“皇后娘娘过誉,编撰大唐律例本就是儿臣与众大臣们的分内之事。大唐律例一准乎礼以为出入,只为得古今之平。如今天下太平,国运昌盛,国家与百姓更是需要弘扬德礼,正浇俗、拯颓风。以史为鉴,儿臣只是为了重塑儿臣心中最清明的礼徳天下而已……”
李肇这番话一出,四下里一片寂静,众臣工皆缩紧了脖子大气也不敢出一个。李肇的意思是,时下虽然一片升平之世,但依然有“颓风”,有“恶俗”,需要他这个太子编个律法来“正一正”。大唐律例是一部儒家化的律法,它以儒家lún_lǐ和礼教精神为本,主张君君臣臣,夫为妻纲,弘扬“夫权”、“男权”。他李肇就是想通过这样一部弘扬男权的律法来正天下之“颓风”,以实现他心中正确的“礼徳”教化的天下而已。
李肇在朝会上当着满朝文武对坐在“皇位”上的母亲大谈“男权”、“颓风”,简直就是在当众打脸最高贵的吕后。果不其然,堂上的吕后瞬间变了脸色,她只定定地望着自己的儿子,面目森然。
龙椅后苏琬儿的腿再一次酸软,她敛下心神,抖抖索索地瞟向端立堂下的李肇。
今年他二十二岁,就是这个时候了吧……
苏琬儿在心中默默地计算,吕后会因为肇今日的这番话而出手吗?一年后惠帝便会驾崩,上一世的肇早于惠帝驾崩被废黜。看眼下李肇这桀骜不驯的作风,要他装龟孙子活到大德年间那场宫变后,怕是不可能了。就算不能活到大德年间也无妨,能以太子身份活到惠帝驾崩那一日,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