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都市现代>相宝>第311章 风雨欲来
还真的不知道如何处理!

因为诸多供词中,很明显的指向贾家中的一位,正是此次事件的主谋之一。

现在的性质已经不再是诈骗,而是谋产!

这叠供词,已经不再是购买瓷王收藏的良方,而是烫手山芋啊!自己贸贸然牵扯到别人家的谋产纷争中,真是麻烦!

这件事若是透露出去,瓷王贾家算是彻底毁了!卢灿一时间没想好该怎么处理,也使得他这两天屡屡止步于瓷王堂门外。

他将这几份供词叠在一起,塞入文件夹,重新塞回密码箱中。

今天必须去瓷王堂看看,听说徐占堂已经组织专家,对贾老的收藏品进行第一轮评估,双方已经进入实质性谈判。自己再不露面,恐怕真要被淘汰。

卢灿披上外套,匆匆来到院子,对安保室那边喊道,“阿忠,带上一位兄弟,去摩罗街。”

贾家人心狠手辣至斯,他不得不防备点。

车子停放在皇后大道街口,卢灿晃悠着走上摩罗街。

这条街道,来来回回走了无数次,每一家店铺卢灿都很熟悉,只不过前两年他极其低调,很少和那些收藏大亨们有交集罢了。

老学斋的位置很好,位于摩罗上街和摩罗下街十字交口的东南角,人流量非常大。十字路口的斜对面,西北角,就是瓷王堂,铁门紧闭,未曾开业。

卢灿今天来看瓷王堂,就是在琢磨,拿下它之后,该用来干什么?

十字路口的四角,三家古玩店,一家大型商超。

站在十字路口西南角,卢灿盯着东北角的超市看了很久。

这家商场所在的位置,就是当年的思源斋所在。楚中原八十八比八十九,在斗亮中输给马来西亚传奇华人鉴定师丁欢,不得不饮恨退回台北。

马来西亚富豪艾伦费埃纳,买下思源斋后,又收拢左右隔壁四五家店铺,终于建起摩罗街最大的百货商场。艾伦费埃纳已经去世,现在掌控这家超市的是他们家族基金。

卢灿与楚臣的关系很好,也不会提及当年的旧事,这是楚家的隐痛。

瓷王堂店门门开,卢灿既没有选择与它相对的超市,也没有选择与它斜对的老学斋,而是转身进入身后这家铜器店。

这家铜器店的名称很卡通——叮当器。老板姓林笙福,祖籍山城,据说这家店铺的名称,取自他爱女的小名“叮当”。当然,他女儿现在已经三十多岁,自然没人再喊这个名字。

卢灿不认识林笙福,但有关此人的传闻很多。

林笙福能占据这等黄金地段开店铺,一开就是三十多年,其背景非常复杂,他的妻子是民/国四大家族孔家的后人。最早立足此地时,他店内的一帮伙计,全是军中高手,将屡次三番前来捣乱的黑帮阿飞打得头破血流。

此后,数字k接管这一片地盘后,此人很守规矩,按时缴纳保护费,相处的很和睦。

销售人员很有素质,尽管店铺中客人不少,可当卢灿走进之后,依旧有人抬头招呼。卢灿摆摆手,示意自己随便看看。

尽管他在香江很出名,但还真的没几个店伙计会认出他。

店中摆设,一半柜台,一半自选摊位,柜台暂时没看,卢灿走了一圈摊位,感觉一般,真品有不少,但要么铜绿锈蚀斑驳,毁损严重,要么就是假货。

此时香江铜器类的假货,主要出自两个地方,其一台北、其二印尼。这两个地方的造假技术,相当厉害。

卢灿手中很快多了一块唐代的菱花凤镜。

这面菱花凤镜锈蚀的很严重,但它依然有价值,她的背面被掩饰在铜绿之下,隐约可见金银平脱工艺所点缀的金凤。

金银平脱工艺是盛唐时期制作铜器的高级工艺。

常见的金银平脱有两种,一是花纹与漆底在同一平面;二是花纹高出漆底。

其作法,采用金、银薄片,裁制成各种纹样,用胶漆粘贴,然后髹漆数重,后细加研磨,使金银片纹脱露出。

唐玄宗时曾大量制造平脱器物以赏赐臣僚。

姚汝能《安禄山事迹》、段成式《酉阳杂俎》、乐史《杨太真外传》和《资治通鉴》等书,都记载唐玄宗、杨贵妃赏赐安禄山金银平脱器,有:金银平脱隔馄饨盘、金平脱宝枕、金平脱装具玉合和银平脱食台盘等。

不过,安史之乱后,肃宗和代宗曾两次下令禁止制作平脱之器,以后逐渐衰落,至宋代几乎绝迹。

说来让人伤心,金银平脱工艺最杰出的作品——唐代金银平脱琴,收藏在东瀛京都正仓院。

自己偶然闲逛,竟然能觅得金银平脱工艺的菱花凤镜,怎么说也是撞大运。既然他们将这面铜镜放在摊位上,想必价格不会太贵。

福伯是处理铜器的高手,卢灿自己也不算弱者,两人合力,也许能恢复这面铜镜的昔日光彩。

捡漏了!

他没急着付账,目光投向店中位置。

那里,玻璃罩盖着一件器物,很精彩。


状态提示:第311章 风雨欲来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