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都市现代>相宝>第550章 意外陡生
是宋代的建窑的毫斑茶盏。

建窑窑址位于闽省建阳县水吉镇,很多文博资料上说它有三百年存在史,其实真正的建窑不过传承五代,不到八十年。

为什么这么说在后世研究,建窑最大窑口是芦花坪窑口,这里出产的黑釉油滴鹧鸪斑曜变等釉才是宋代黑釉瓷器的代表作,其他附属窑口出品的瓷器品质要差很多,不能代表建窑。而芦花坪窑口遗址挖掘显示,它的存在时期,只有八十年。

所以,很多文博界的大师都认为,建窑真正历史只有八十年。

眼前这件黑釉毫斑茶盏,胎底呈深褐色,色系渐变,盏壁为褐色,再渐变,盏口又变为深褐色。在渐变的过程中,黑色釉中透露出均匀细密的筋脉,形状犹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样纤细柔长,颇有异趣。

这应该是芦花坪窑口的精品之作,堪称建窑各类瓷器中,仅次于曜变天目釉的代表作。

“不错不错!”卢灿忍不住赞道。

“呵呵,比起虎博,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这家茶博物馆虽是利亚姆投资,但罗家是主要捐赠人,同样也是股东之一,卢灿的夸奖,让罗查理与有荣焉。

“老爷子上次看过虎园的那套唐代金茶具,回来感慨了好几天,本来还想着借来欣赏两天,却被李林灿老爷子一口回绝。”

“呵呵,你不知道,那几天我家老爷子,食不甘味啊。”

罗桂祥借宝一事,卢灿知道。

当初虎园的唐代茶罗子茶盒茶银笼展出时,罗桂祥连着去了两天,甚至想要开口商借,结果被李林灿连损带骂的赶走了。

卢灿呵呵笑道,“虎博那边正在立项,准备组建工坊,专门各种展品的精仿。过一段时间,我送老爷子一套唐代茶具仿品。”

罗查理大喜,拱手致谢,“那就多谢阿灿!”

博物馆推出精品仿制品,是除门票收入之外的大项。可香江手工人才短缺,因此虎博在这一块一直是短板。这一次,卢灿提出从内陆招揽各色工艺人员,才让这一建议得以立项。

工坊这一项目,规划到文化研究机构旗下,算是对中华传统技艺的“再复原”工程,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参观完毕,卢灿瞅见工作人员在摆放展品,低声问罗查理,“罗叔,维他奶那边,最近有什么变故吗”

罗查理一愣,不明白卢灿为何这样问,想想后摇头,“没有啊”

“最近奶制品这一块,基本与义顺牛奶维持一比一,维他奶这一块季节因素影响较大,虽然有所下滑,还在可控范围内。”

“没听说有什么事情啊”

这就奇怪了,难道自己看错了可刚才喝茶时,罗桂祥和贾东文欲言又止的情形,明显有事啊

卢灿想不明白,正准备下楼,却听见蹬蹬蹬的脚步声,温季宸急匆匆赶上来。

“温哥,什么事”卢灿问道。

温季宸眼睛落在罗查理身上,转了圈才说道,“阿灿,出了点小变故。”

“利亚姆馆长来了,他还带着一拨人,说是台北老方窑的人。”

嗯卢灿眉头一皱,回头看看罗查理。

茶博藏品仿制业务,是罗查理联络润馨瓷器的,这件事,他需要给个解释。

罗查理同样惊诧不已,“老方窑他们来干嘛我们可没邀请他们啊我这就下去看看!”

最近几年,东南亚有两家瓷器,蛰声海内外,除了润馨瓷器,另一家就是台岛的老方窑。这家窑口,卢灿还曾经参加过其品瓷会,并与蔡老方的弟子颜润之闹过纠纷。

老方窑的人来这里能干嘛

自然是抢生意来的呗!

茶博藏品仿制的利润不高,但是如果活好,它的口碑宣传度高啊——每一个参观者都可以成为瓷器品牌的传播者。

这也是卢灿看中这次业务的原因之一。

老方窑在台北润馨瓷器在香江,虽然地理位置比较远,可是,两家窑口的目标市场完全重叠啊,竞争自然而然就接踵而至。

卢灿站在玄关口,便看见几人,都认识。

领头的正是蔡老方本人,而他身边站立的那位年轻人,正是与卢灿有过纠葛的颜润之!

还真是冤家路窄啊。


状态提示:第550章 意外陡生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