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红楼之公子无双>第342章 不可描述

扬州城东,一阵阴雨连绵之后,乌云散却,雨后的空气沁人心脾,混合着泥土与青草的味道。

山海书店分店的牌匾字号、幌子在斜阳的照耀下散发着一缕缕湿气。

方才尤家三姐妹,在迎接贾琮的时候,已经看过战船后面商船上的货箱了,看来贾琮此行,还是一路经商的?

尤氏不由有此一问,边迎进甬道边道:“坐在你这个位子的人,还需要亲自经商?门下送给你的孝敬,恐怕就一辈子都花不光了……”

许久未见,但贾琮和她们相处,没有多少生涩。

或者他骨子里,也是庸俗的人?

“那些商船货物,不止是和我有关系的店铺的东西,还有其他王公贵族的,当然也只是他们的经营人,明面上不会说出来……因为要下海,海禁一开,谁不想在海贸上分一杯羹?”

“造假钱,只是两三倍的利润。”

“盐商,是二三十倍的利润。”

“而海贸,能达到百倍。”

“不过,海贸不是每个人都熟悉,对船只等技术的要求就极高。”

“我不能一个人吃独食,也不想,我没有那么大的胃口,只有很多人都得益了。我才能顺利收拾澳门、宁波、琉球、倭国的局面。”

说出来,觉得心里一松,其实,压在肩膀上的担子,贾琮一直觉得挺重的,效仿西方的开拓体制,能成功吗?

他不知道。

但是心里也详细分析、估算过。

中国古代,其实与西方类似的东西非常多,比如西方国王对总督的驾驭,几乎和中国差不多。但,毕竟是有很大区别的。

“你脑子里怎么就想着那些?”尤氏毕竟也在高门大户待过,自然也听过、接触过西方的一些东西。

但是,总体来说很陌生,并不是很了解……脑海里想起外国人,就是化外蛮夷的印象……

因为十六、十七世纪以来的中国天主教徒,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从士绅阶层渗透到民间……明朝就有上十万教徒。

由于中国是统一王朝,西方才采取比较“柔和”的手段……

如果古代中国不是统一王朝,那么,这片土地上的人的命运,就会像美洲的土著一样……殖民时期,美洲土著死了八百万!

八百万!

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背后是帝国统治者们的数不尽的无耻、肮脏、卑鄙……说得好听的“劳役分派制”,其实就是那些人的奴隶制而已……

弱肉强食,成王败寇。

贾琮摇摇头,不去想那些,手掌不老实地摸了尤氏后面一把……笑道:“谁说我脑子里只想那些?这不是还有你们吗?”

“我们?”

“嗯……你。”

尤二姐、尤三姐都习惯了都是坦诚相见的人了,没人脸红,一直走到堂屋,贾琮看了他的孩子,才生下不久,雇了奶妈管着,牙牙学语,还好很健康,母子平安无事。

只是这孩子有些胖,浑身、满脸肉嘟嘟的,非常非常稀疏的几根短发,飘在头上,贾琮临时起意道:“不如叫贾西怎么样?”

尤氏却不依,不忿道:“得按贾家的字辈来……”

……

贾琮也不在乎,按字辈就按字辈吧,封建社会对男人太宽容了,私生子也是可以带回家的,想必尤氏的顾虑正在于此。

她正想着与尤家三姐妹滚一翻床单,院子里的门房就递进了拜帖,尤氏也劝他公事重要,贾琮看了,收拾一番就去酒楼了。

送拜帖并请客的人,是贾斯文,老朋友了。

酒楼上,先是故人相见一般,互相敬了几杯酒,贾斯文很客气地请了姑娘,贾琮表示没想法,毕竟扬州城里的三个尤物已经很美了,还等着他呢。

挥手让那些跳舞歌唱的姑娘下去,贾斯文才从容地开口:“大人去东南督师,说起来,对于泰西传教,我们南人还是比较了解的。有人接受了他们的布道,加入了天主教,有人斥为异端邪说,等等不一。”

“下官对此疑问甚深,我朝并不需要西方的东西,所以就不需要开海,西方的东西,聊胜于无而已……大人何必,惹得一些人不满呢?”

贾斯文最后几句话,在贾琮看来,可谓说到点子上了。

没想到,敌人,才是最聪明的,也许,有时候敌人看得最清楚。

“不错,你有几句话说得很对。我对比过西方下海与郑和下西洋的信息,发现,不论是造船、指南针、火器,在明朝永乐年间,我们都完全胜过西方人。而我们没有继续开拓海境,就像你所说的一样,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不大需要西方的东西,而西方对丝绸、瓷器、香料、作料等十分需求。”

“嗯……督师大人是说,还有其他原因?”

贾琮平静地分析道:“当然,因为在我朝,自古以来,皇帝是很少向平民或者官员以‘借钱’的方式去开疆拓土。而西方的国王可以,开拓海境,需要的是钱,那些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官员也不愿意我们本来就不缺什么,何苦去和那些蛮夷捣乱呢?”

事实上,中国完全有能力开辟大航海时代,而却把这个机会让给了葡萄牙、西班牙,上述两个原因是最根本的:一是西方处于贸易逆差,中国是顺差,没有这种需求。二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有很固化的一面。

不管明朝、还是清朝,都有这种属性,明朝下海很大程度是在宣扬国威,都不懂得利用顺差的优势去为老百姓争


状态提示:第342章 不可描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