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其他时候,益州自然是无忧的,只是齐万年之乱,让雍梁两地的百姓都涌入益州,这些流民之中,羌氐皆有之,且数量不少,其中李特如今在围攻成都,恐怕就是能成大事之人。” 张宾摇摇头。 “益州刺史赵廞被困,可不只是那些流民的原因,梁州,宁州,荆州可都有援兵而去的。” 益州刺史赵廞叛乱,皇帝震怒,当即便让附近州郡刺史派兵镇压。 许昌也去了两万人。 这可不是区区流民帅李特便能搅动得起的风云。 王生倒也不解释。 李特及其后代能在西晋健在的时候率先立国,自然是有两把刷子的。 “且看罢。” 张宾不赞成王生招贤招的是寒门,这后面的事情,就没有必要进行下去了。 只可惜,自己身边尚且只有一个张宾啊! 太少了,太少了。 原本陆机可成谋臣的。 只可惜浅滩难留住蛟龙。 “如今天色已晚,歇息去罢。” 张宾轻轻点头。 倒也不过多停留,很快便下去了。 王生规划着接下来几日招贤的模式与流程,便也回寝房歇息了。 寝房之中,绿珠暖床,怀中美人,王生便伴着香气入眠了。 之后几日。 王生一边在太极殿批阅奏章,一边吩咐张宾安排招贤的事情。 首先便是张贴招贤令。 所招之人也很简单。 第一个就是识字,第二个则非高门。 后面也给了理由。 所提供的职务没有位次,也不算升官凭借的资历,只是广元侯出身寒门,想要给寒素一个机会而已。 如此委婉,自然是没有高门士子过来丢脸了。 王生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这个工作专门给寒门来做的,你一个高门出身的人来,岂不是自降了身份? 招贤令一张贴,果然在洛阳掀起了一股飓风。 高门士子总是有限的。 但读书人却很多。 有的人家道中落,想要在洛阳施展抱负,却苦无机会,最后没有家资留在洛阳,不是去权贵门下做食客,便是失意的回了老家。 现在机会就在眼前。 屯田! 虽然招贤令说了,这个职位世家高门不屑为之。 但他们出身寒素,却是好机会。 更何况张贴出这个招贤令的,是广元侯。 广元侯何许人也? 陛下近臣。 若得到他的看重,便是出身寒门,恐怕也能平步青云。 很多人都行动起来了。 并非是为了屯田的位置。 而是想要王生的重视。 洛阳大市外的一处小院落中,此时齐聚了十来个读书人模样打扮的人。 他们身穿青衫,头上用布条束发,有的三四十岁,有的则是二十来岁。 “诸位,广元侯的招贤令,如何看?” 说话的是一个年轻士子。 “广元侯大才,实在是我等出身之人楷模也,他张贴招贤令,虽然无位次,将职位说得如此不堪,但只要我等通过广元侯的考校,便是广元侯的人,将来还会怕没有前途?” 说话的是一个中年文士。 “傅兄所言极是。” 中年文士在众人之中似乎很有威信,想来是因为自身博学的原因。 “非也。” 在这中年文士前面,站着一个衣裳华丽的男子。 说是衣裳华丽,是相对于在场人而言的。 “裴兄如何说?” 这个人据传是高门之后,但其实是庶出。 每每说话,都自说自己是闻喜裴氏之后,高门大族。 但堂堂高门,却与众寒门混在一起,可见他这个高门,实在是高不到哪去。 当然,不是说闻喜裴氏不是高门大族。 恰恰相反,闻喜裴氏是高门。 闻喜裴氏是盛名久著的一大世家。 其始祖为赢秦始祖非子之后,非子之支孙封裴乡,因以为氏。 周僖王时,六世孙陵封为解邑君,乃去“邑”从“衣”,以“裴”为姓。 后裴氏分为三支,分居河东、燕京、西凉等地。 西晋时,裴氏原来是与琅琊王氏可称并肩的大家族。 裴秀、裴楷等号称闻喜八裴,与此时的琅琊八王齐名。 “广元侯的这个招贤令,非同一般。” 裴旭脸上露出自得之色,身侧者皆问道:“为何?” “广元侯貌似将屯田官职说得一无是处,但招贤令有言,屯田屯在三处,颍川,魏郡,荥阳,颍川荥阳皆有高门大族,且屯田屯田,便是郡守为屯田校尉,说是一无是处,其实也是郡守之职,县尊之威,诸位以为真是如招贤令所言之?” 裴旭说完,后几者眼中皆是一亮。 “如此说来,这与我等而言,是大机会了。” “便是没有这个职位,亦是大机遇!” 裴旭重重点头。 “还是东升思绪清楚,三言两语,便将事情说通透了,只是不知道广元侯所言之考校,是如何考校的?” “这个,我等便不知道,恐怕与乡中定品一般罢?” 裴旭轻轻摇头。 “定品依靠出身,非才德之辨,恐怕广元侯是效仿魏武,求才不求德。” 才? 众人对视一眼,各有各的心思。 像是裴旭,便是壮志踌躇。 他自付自己有才干,只是被族中人视为外人,不得重用罢了。 如今广元侯招贤,他必能一鸣惊人。 “听说广元侯擅长清谈,又会赋诗,恐怕便是考校这些了。” “不然,既然是屯田,恐怕还是要有一些农事才德的。”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讨论的很是激烈。 “诸位,现在离广元侯考校还有两日,我等便在府中好好造学罢,若真有人被选中了,可不要忘记曾经的朋友。” 中年
状态提示:第十三章 洛阳盛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