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帝王收集公司>第一百四十九章 御笔

第一百四十九章御笔

这里小桥流水,掩映在茂林修竹之间,显得十分幽静。

李煜携着周娥皇走到了一处小亭子里面,坐在在石凳上面。其余几人都站在亭子外面,等候着李煜的传唤。

李煜和周娥皇欣赏着美景,不时聊上几句。

时光匆匆流逝,太阳逐渐西斜,很快就到了黄昏时分。

周娥皇看看天色,“陛下,我们回去吧,天快黑了。”

“也好,该进晚膳了。今天寡人心情舒畅,要赐宴于几位,郭内侍,你去准备吧。”

郭内侍答应下来,匆匆走了。

周娥皇想想说道:“陛下,我有些疲乏,就不去了。你们这些男人去吧,我把齐九娘留下,和她聊聊。”

李煜点头同意,大家原路返回了柔仪殿,周娥皇带着齐九娘进去了。

这时,天已经黑了。几个宦官打着灯笼,在前面引路。李煜带着众人绕过几座宫殿,来到了一座高大巍峨的建筑前面。

大家沿着石阶上行,走到了宫殿的大门前面。崔道述抬头观看,宫殿的大门上面挂着一块匾,上面刻着‘瑶光殿’几个字。

内侍打开了大门,李煜当先走了进去。这里装饰奢华,殿中摆着许多几案,应该是举行宴会的处所。

李煜坐在了高台之上,对大家说道:“各位都坐下吧,不要拘谨。”

徐铉坐在了右手边首位,曹德舜坐在了他的对面,崔道述挨着曹德舜坐下来。几个宫女进来,给大家摆上了茶点。

李煜喝了口茶,开口说道:“崔公子,你来到金陵,肯定是有事情吧,据寡人思忖,你所图一定非小,是不是啊?”

崔道述和曹德舜对视一眼,知道戏肉来了。他站起来,恭敬的说道:“回禀陛下,在下这次来金陵,是和曹兄谈一件生意。”

“哦?说来听听,寡人也很想知道。”

“陛下,如果您能允许这件生意,会给您和唐国百姓带来一些好处。”

“什么好处?”

“陛下,如果生意做成了,我和曹兄每年向宫里进献十万贯钱。”

李煜有些动容,“十万贯?两位真是大手笔,是什么生意?不知能给百姓带来什么好处?”

崔道述坚定的说道:“是盐,上等的盐。而且价钱要比现在市面上卖的盐低不少,肯定会给百姓带来实惠。”

李煜很震惊,心里暗暗盘算着。

徐铉很疑惑,开口问道:“崔公子,你是从哪里得到的盐?真的很便宜吗?”

崔道述答道:“徐大人,我有几位结义兄长,他们在海外的一座岛上,发现了很大的盐矿,那里的盐品质极高,开采也很容易。故此能以很低的价格卖盐。”

徐铉接着问道:“那座海岛在何处?”

崔道述摇摇头说道:“我也不知道,据说应该在几千里之外。是我的几位兄长无意间发现的。他们每次都是用船把盐运到明州,委托我崔家售卖出去。”

徐铉又问道:“你的几个兄长也对你保密?”

“不错,盐的出处是他们的命根子,他们对谁都不说,我也不例外。”

李煜惊疑不定,问道:“崔公子,如果寡人准许你和曹家卖盐,你想卖多少钱一斤?”

崔道述恭敬的答道:“陛下,我们准备按五十五文一斤出售,这种盐的品质绝对比市面上的盐好很多。”

曹德舜也站起来,施礼说道:“陛下,我让家里的管事调查过了,现在金陵城里的盐价是六十五文到一百二十文不等。崔公子带来的盐,品质和一百文左右的盐差不多。”

李煜很震惊,急切的问道:“这是真的?你们把盐带来了吗?”

曹德舜说道:“回禀陛下,并没有带来。”

“那派人去取来,寡人想看看。”

曹德舜答应下来,走到门口,对一个宦官说了几句。宦官匆匆走了。

李煜又问道:“崔公子,如果你在我唐国卖盐,每年的量能有多少?”

“陛下,现在的量应该不是很多,大约每月一百万斤左右。估计以后会逐年增加。”

李煜又问:“徐卿,你知不知道我唐国每年需要多少盐?”

徐铉有些为难的说道:“陛下,臣长于诗书典籍,对于民生,真的不了解啊!”

李煜笑了,“徐卿,是寡人心急了。还是传唤户部的官员问问吧。”

曹德舜急忙说道:“陛下,草民知道一些。我国现在人口大约在四百万上下,如果按一个人每年吃十斤盐计算,估计全国每年需要四千万斤左右。”

李煜松了口气,全国每年需要四千万斤盐,现在崔道述每年也就能提供一千万斤,对市场的冲击不大,不可能造成全国性的动荡。如果崔道述能提供优质低价的盐,还能给自己每年献上十万贯,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李煜心动了,他反复盘算着,没发现有什么不妥之处。

这时,外面内侍来报,昝鑫前来复命。李煜点点头,内侍出去了,很快就把昝大将军带进来。

昝鑫走到李煜前四五米处,拿出几张纸,躬身施礼,“回禀陛下,臣已经将齐九娘的卖身文书取来,请陛下过目。”

李煜摆摆手,“不必了,你交给崔公子吧。”

崔道述接过文书,仔细看了看,施礼说道:“在下谢过陛下,这文书没问题。也谢过昝将军。”

昝鑫咧嘴一笑,大声说道:“崔公子不必客气,这全赖陛下的天威。某家到了风松阁,那里的人都吓


状态提示:第一百四十九章 御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