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大魏王侯>第四百零四章 自己的船
落下了一颗大石,他知道一切都不是虚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

如果还有人不相信东藩发生的一切,不信任身边的一切,那么也是简单,叫他到京观处去看看就行了。

这才是真正的真实,血淋淋的真实,如果有人敢过来拿走众人现在拥有的一切,李国柱就叫他去看看京观,看看他是否能够承受这样的代价。

而李国柱敢,并且毫不犹豫。

子夜过后,人们获得一刻钟的休息时间,有不少人坐在海边的缓坡上休息,夜色很好,月光皎洁明亮,星空璀璨,夜晚的海风吹过来,令人感觉相当的凉爽惬意。

很多人的衣袍都被汗水濡湿了,海风吹拂过来,使身上的炎热感也减轻了很多。

不少人开始谈论收豆子和棉花的事,眼前这事估计还要忙一两天,接下来估计就是骑营,警备士,还有一部份府军继续负责搜捕残余海盗了。

大半的民壮,除了少数人被调到中部去修港口码头和修路外,大半的人要开始到农田里去收获了。

先收豆类,收完豆类可能休整三五天,同时将豆子在阳光下暴晒,然后开始收获棉花。

众人议论纷纷,有的想多种些稻子,因为东藩的气候,稻子最少能一年两熟,如果顺利的话未尝不能一年三熟。

算帐的人算一算口水都要下来了。

当然一年三熟的要求和标准太高,福建路早就引入了占城国的稻种,这种稻就叫占城稻,传说中有人一年三熟,其实一年就是种两季,收获两次。

就算只两季,仍然是人们难以想象的收获。

南安侯府的目标在短期内是开出更多的荒地,这连李国柱也知道,而更长久的目标当然是占领更多的地盘,南方的大片岛屿,北方还有天下最大的平原之一,更辽阔的土地。

陆地就是这么大,当你占了足够大的地盘,引导百姓分流,使人均土地维持在最少几十亩的水准时,随着工业更发达,吸纳更多的人口,最终就是双赢的局面。

当然这可能还需要很久,最少在李国柱们的眼里,他们现在考虑的就是种豆还是种稻,或是扩大棉田,获得更高的收益。

对普通的百姓来说,这真是令人头疼又幸福的寄望了。

“有火光。”

李国柱一直眯着眼盘腿坐在地上,在这一瞬间他猛然站立起身,先是用怀疑的目光往海上看了一眼,接着便是用尽全身力气大吼道:“海上有动静,有火光,有火船在撞向敌船!”

“是有,我也看到了!”

“是水师?”

“是不是朝廷派水师来了?”

“不可能,绝不可能。”何百户看了看海上,又转身对众人道:“朝廷最后的水师在咱们手里,在澎湖港口里头,君侯叫他们不必出战。福州那里我们也听说了,那些大人物根本没有考虑过来援助咱们东藩,布置的防御计划,压根没有将东藩算在内。海盗还没有来,福州泉州各处都戒严了,禁军部署到各军州,压根没有哪个大老爷想着要派船派兵到咱们东藩来。他们就算派一个军的禁军配几个军的厢军,几百条福船和渔船总凑的出来?不过没有人管咱们,这不是我在骗大伙,事实就是如此,打完这仗,有人回福州时就都知道了。”

众人知道何百户说的是事实,这事情上头没有必要造谣惑众,福州那边确实也没有那种有挡当的胆子又大,威望又足够的领头的人物。

在福州那么复杂的情形之下,又有哪个大人物会冒险派出普通的商船和渔船,带着原本就不够多的军队前来东藩助战呢?

“那会是谁的船呢?”

“没有别的可能。”何百户断然道:“这是我们自己水师的战舰,是他们杀过来了!”

……

海上的火光先是星星点点,象是星光倒影融在海里接着便是火光大作,接着杀声也起来了。

徐子先,秦东阳和葛家兄弟等诸将都被惊醒了,众人会合在港口上方,在月色下原本有人打着火把照亮,被徐子先下令熄灭了,这样更容易观察到海面上的情形。

象是有人打开了某个魔盒,魔法出现了。

整个海面原本是平静的,只有星光月色的倒影,到出现动静,还有喊杀声之后,整个海面象是突然开了盏灯,不,是比灯火更加明亮,璀璨的多。

无数只小船瞬间被点燃了,可能在黑暗中这些小船已经潜至海盗舰船的身侧不远,接着有第一艘船被发现了,海盗发出惊嚎和喊杀声,但距离太接近了,小船起火了,狠狠撞在一艘大船的船身一侧,浸透了桐油和放满了柴草,甚至还洒上了一些火药的小船不比爆炸物更差,一点火时,整个火光膨的一声就起来了,整个小船成了一个巨大的,燃烧着的,令人感觉恐惧的火炬。

徐子先等人看到,有好几艘小船在爆炸般的起火后,近距离的船上人员未及躲闪,身上瞬间着火,整个人犹如火炬般燃烧起来,他们迅速挣扎着跳到海水里,但被火那么烧过之后,人很难在海水里逃生,估计直接就淹死在海中了。

这是相当壮烈,无比壮观,也无比惨烈的场面。

纵火船的人被烧着绝非一两例,而是几十上百例,看到一个个火人从船上跃下,岸上的人几乎都是目瞪口呆,甚至热泪盈眶。

这样的攻击相当有效,很多火人在临跳海之前还把挠爪铁索固定在海盗船上,这样火船会被吸附过去,引火物靠近木制的大船后,


状态提示:第四百零四章 自己的船--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