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锦衣镇山河>第165章 缉捕杨炼

贺六和老胡来到北司镇抚使值房。

刘大抱怨老胡道:“师傅,不是我说您老。您老都高升管狱千户了,怎么还是北镇抚司点卯最迟的一个?”

老胡打起了马虎眼:“禀镇抚使大人啊!老朽年迈,腿脚不利索。。。”

刘大不耐烦的摆了摆手:“得了师傅。我看是您老昨晚又喝杏花村喝多了!”

老胡笑了笑:“我现在不喝杏花村,改喝西凉葡萄酒了。”

刘大道:“言归正传。有言官弹劾,大兴县令杨炼私开官仓,将官粮都分给了刁民。又领着刁民进京闹事。你们谁领个驾帖,把那杨炼拿了!”

贺六闻言,心想:那杨炼开仓应该是为了赈灾,还有那些所谓的“刁民”,明明就是嗷嗷待哺的灾民而已。定是杨炼以前得罪过谁,有人趁机诬告。

贺六道:“属下愿去缉拿杨炼。”

老胡亦道:“属下也愿往。”

刘大点点头:“好,你们速速去拿人。”

贺六和老胡领了拿人的驾帖,出得北镇抚司。

老胡问:“你说杨炼还在刚才那地方么?”

贺六道:“不一定。”

老胡笑道:“偌大京城,咱们去哪儿找杨炼这个大活人呢?”

贺六想了想,说:“这倒简单,哪里灾民多,我想那位杨县令就在哪里。”

贺六的估计没错。京城永安门一带,灾民最多。二人来到永安门,只见一个身穿七品县令服的人,用官服的前襟兜着几十个发黑的窝头,分发给灾民。

贺六走上前去,拱手道:“杨大人,在下锦衣卫北镇抚司贺六。请您跟我们到北司衙门走一趟。”

杨炼头也不抬的答道:“哦,好,等我先发完了这几十个窝头。一个窝头,就是一条人命,人命关天呢。”

贺六、老胡没有阻拦。

杨炼将窝头分发完毕。他正了正官帽,问贺六:“敢问上差,锦衣卫抓我的理由是什么?”

贺六答道:“私开官仓。”

《大明律》载有明文,私开官仓,无论理由是什么,都是罪在不赦的杀头之罪。

杨炼笑了笑:“意料中事,请上差给我上枷、带镣。”

贺六摇头:“不必了,我想杨大人是不会跑的。”

灾民之中,不知是谁突然喊了一嗓子:“官府要抓杨大人!”

接下来发生的一幕,令贺六心头一颤。

永安门外的上万饥民,竟然推金山倒玉柱,齐刷刷的跪倒了一大片。

“大老爷!杨大人是个好官啊!要抓他,就把我们都抓了!”

“杨大人有什么罪?自从大兴遭了灾,他天天跟我们一样,啃黑窝头,喝树叶子粥!”

“放着那么多贪官不去抓,却抓他这么个大清官!你们的良心让狗吃了?”

一些灾民纷纷起身,聚拢在杨炼身边,将他围了个严严实实。

“想抓杨大人,先从小老儿的尸体上踏过去!”一个八十多岁的灾民朝着贺六喊。

贺六和老胡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办好。这些灾民听说他们要抓杨炼,个个义愤填膺。上万灾民要是朝着二人一拥而上,顷刻间就能把他们撕成碎片。

哪曾想,杨炼却朝着一众灾民喊道:“诸位乡亲!皇上是古往今来第一圣明的君主!我杨炼清者自清,相信皇上一定会还我一个公道的!再说,我的父亲以前就在北镇抚司当差。我从小在北镇抚司的校场撒尿和泥长大,到了那儿,想必没人会给我苦头吃的!”

灾民们闻言,还是不肯让出一条路。

贺六和老胡也算是心有灵犀。他们听了杨炼的话,心里产生了同一个疑问:皇上是古往今来第一圣明的君主?真的是这样么?

“杨大人!我全家老小的命都是你救得。你没有罪,他们凭什么抓你?”

“就是!走!我们去皇宫门前,告御状!”

“对,去皇宫,告御状!”

贺六闻言大骇:若是永安门的上万灾民真跑到永寿宫去告什么“御状”,那杨炼的罪名就不是私开官仓,而是聚众谋反了!上万人聚在永寿宫门口,那些如狼似虎的宫廷禁军,也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大开杀戒!

杨炼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他掀起官服的上摆,扑腾一声,竟然给衣衫褴褛的灾民们跪下了!

一个朝廷命官,给一群小民百姓下跪。这恐怕是嘉靖朝破天荒的头一遭。

杨炼高声道:“诸位乡亲,男儿膝下有黄金。我杨炼上跪天地、君父,下跪下父母。今天,我给你们跪下了!请乡亲们相信,朝廷会还我杨炼一个公道!朝廷,也不会不管不顾乡亲们的死活!你们让出一条路来,让我跟锦衣卫的上差们走!难道你们要让我变成挟众拒捕的大逆不道之人么?”

杨炼这一跪,灾民们怎么受的起?那个八十多岁的年老灾民搀起杨炼。一众灾民让出了一条路来。

贺六做了个“请”的手势:“杨大人,请了。”

杨炼亦做了个“请”的手势:“上差前面带路!”

杨炼跟着贺六、老胡来到北镇抚司诏狱。如今老胡已贵为管狱千户,诏狱算是他的地盘。

老胡吩咐看牢百户:“收拾出一间牢房来。弄干净些给这位杨大人住。一日三餐,按时供给,要有酒有肉。”

看牢百户转身要去办,贺六却叫住了他:“慢着,你给杨大人送酒肉,恐怕他也不会吃的。他治下的数万灾民,还在京城里忍饥挨饿呢!他怎能吃的下酒肉?这样,每餐给他送两个白


状态提示:第165章 缉捕杨炼--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