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青春校园>致我亲爱的姜先生>14.青春的粉墨登场

很多年以后,当陆秀才再回忆起那段时光的时候,他突然很羡慕那群意气风发的少年。他们坐在一起谈天说地,一起做白日梦,一起想怎么追女孩儿,他们的世界只有校园那一亩三分地大,想的也只有那么多,但那么小的世界却有无尽的精彩,而这份精彩是他在很久之后,踏遍千山万水却再也寻不到的。

很多年以后,当陆秀才开始以月为单位计算时间的时候,他突然很想念那些三个晚上可以复习完一整本高数的兄弟们,他们一起在有限的时光中挥霍着无限的青春,仿佛这段光阴永远没有尽头,却又在四年后的一天早上突然走到了这段光阴的尽头。他们拍着大腿就谋划了一个人的终身大事,摇摇脑瓜就能想出惊天动地的告白计划,不需要考虑结果,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一定会成功。

很多年以后,当陆秀才已经不再年少轻狂,他突然很羡慕那个穿着旧衬衫和大裤衩的少年,笑的是那么张扬,却又不失干净,不为世事奔波,他不知道自己以后会挣多少钱,也不为这个发愁,一场游戏世界的胜利可以让他津津乐道好几天,他的世界也只是他所以为的世界,单纯美好。

很多年以后,当陆秀才坐在高档筵席前,推杯换盏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他想了想,明白了,入口的外国红酒少了后街京啤的冰爽,手中的澳洲大虾比起烤翅王的鸡翅也缺了几分筋道,在坐的那几位朋友也不如当年少年真诚。少年的义气没有那么多纠葛,简单而又直接,只是相约在一起的三四瓶廉价的啤酒,两盘寡淡的毛豆和花生,和一晚上埋葬在烟头里的陈年旧事。

终日觥筹交错,却难见昔日义气,即使多年之后终相见,却也是白了头发,弯了背脊,不再是曾经少年郎。

日子一天天过去,剧本在不断地表演中完善,几次排练,几次串场,大家在表演中互动磨合。也许这从来都不是一部标准的话剧,没有专业的指导,没有人告诉他们怎么做,连剧情的编排都没有什么架构可言。可毕业这么多年,再回过头来看,这却是最有意思的一部话剧,这六个人这辈子最喜欢的一部话剧。

即便到了最终彩排前三天,王壮壮依然背不下来台词,结果每天24小时被陆任家和肖兵仪按在寝室背词,打不了篮球,玩不了dota,王壮壮活的痛不欲生。而陆秀才则会在旁边拿着剧本边敲桌子边问:

“想不想表白了?想不想表白了?你到底想不想表白了?想?想表白你连两百多字的情书你都背不下来?我写的诶!费了多大的苦心!连食堂的鸡腿都没收你的,简直就是割肉大出血了好吗?死了多少脑细胞啊!你居然背不下来?”

而姜先生则总是抢词,抢词也就罢了,他还总是跟自己加词,每次都是说自己的话,让别人无话可说。有一次姜先生侃侃而谈,自己说了两三分钟,说完旁边的人看着他一句话说不出来,姜先生以为别人已经为自己的才学所折服。

旁边陆任家则小声扯着王壮壮问:“壮壮,姜爷是不是刚刚把你的台词说了?”王壮壮无奈地说道:“他岂止说了我的,他前面说的是肖兵仪的台词,他都给抢了。”陆任家听完一拍大腿,说道“姜爷够意思啊!兄弟几个就放过了我。牛,太牛了,生生把一部话剧演成了单口相声!”

陆任家台词没问题,但是表演不行。用他的话说,他比较羞涩,众人面前容易紧张,更适合单兵作战。反应在表演中就是他总是会慢半拍,别人坐下了,他还站着,别人起来了,他才刚坐下。千万别让他走路,走着走着他就能顺拐,顺着顺着他就能把身后的人带偏了。每次一走,他先顺拐,后面老实的王壮壮跟着就拐,再后面的肖兵仪就开始犯嘀咕,琢磨是不是自己做错了,走着走着也开始顺,到最后就姜先生一个人姿势正确,显得格外别扭。

肖兵仪倒是台词和表演都没有问题,只是操着一口地道的福建普通话,不温不火间,总是把一句普通的台词说的笑料百出,把一句搞笑的台词说的谁也听不懂。他经常说:“你们老师黑我们胡建人的普通发,太过混了,不胡气啊,我很森气啊!想起几莲前,老丝让全班童鞋相副介绍,我说我们胡建天气灰藏苏胡,海鲜很多,拌调鸟更好吃,童鞋们老调侃我,真想一脚踢灰他们。哎,算了,想想也没关系,是金子迟早会花光的!”

至于隐藏在幕后的陆秀才呢?只能说他真的不愧是一个奇人,最终将学校的食堂、厕所、寝室、后街的羊肉串、女生好朋友降临期间送过的红糖水和某个爱慕者送给陈小姐的男版杰克琼斯围脖都凑到了一起。他给学校晚会的赞助商联通打了广告,把后街卖羊肉串的吹成了卖□□的,把学校黑的一塌糊涂,他终于在某种程度上完成了自己的梦想,终于站在高处肆意地指点山河。

而陈小姐呢?

陈小姐突然发现自己可能喜欢上了这样的日子了。

每天六七点钟的时候,她不再出现在图书馆窗子旁的那张椅子上,而是拎着几瓶饮料或者几个水果,轻轻地避过宿管阿姨偷偷地跑进男生楼,陈小姐至今仍记得第一次低头躲过宿管阿姨时候那种心跳加速的感觉,这大概是她大学三年来她做过的最叛逆的事了。

其实她的戏份并不是很多,只是出现在结尾,不用每次都去。更多的时候她只是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看几个男生在那里彩排,或者说撒泼


状态提示:14.青春的粉墨登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