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岁了,忙碌了一年的人们总算是可以舒坦的在家里躺一躺,火烧得很旺,炕上暖和的很。
皇宫里这几日可忙着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有忙着打扫卫生的,有忙着蒸馒头的,总之大家都很忙,出了朱厚照之外。为此,朱厚照还特意跟李午孙借了一本书,一本厚厚的有关世界各地文化宗教等历史的书籍,所以这家伙这几天除了看一看这琉璃棚的施工进度,就是捧着书读。
“嚯,原来午孙给本宫吃的玉米原来是一个叫墨西哥的地方啊!那儿怎么不是大明的疆土呢?本宫很不爽啊,凭什么远在汪洋万里的地方居然谈有这种东西!”朱厚照一边看书,一边拿起那支金笔在小本本上划重点,将一些他认为很重要的东西记载下来。
“这些土包子,皇帝不叫皇帝,那叫大王也行啊!真是笑死本宫了,居然叫法老王。王陵还是一个金字塔,还把自己的内脏什么的掏空做成干尸,真是无趣的入葬,还是大明皇陵气派一些。”朱厚照呐呐道。
暖阁中,弘治皇帝也在做些准备,要过年了。这几天乾清宫的鞭炮可是没怎么间断过,今儿是大年三十的日子,明儿又是新的一年了。
“去瞧瞧,太子在干嘛!等晚上就要吃团圆饭了,去瞧瞧别再让他惹出什么乱子来。”弘治皇帝吩咐道。
一会儿小太监快步走来跟萧敬嘀咕了几声。
“陛下,太子殿下在东宫看书呢!”萧敬道。
“哦?今日大年三十,太子真的还在看书?”朱佑樘不禁啧啧道,“看来是朕的说教听进去了些,还算安分这几天!”
李府上上下下也忙的不可开交。
“再往左一点,对对对!好了,别动了。”李午孙指挥着这些下人贴对联。
“别贴错了,仄起平收,知道了吗?要是贴错了上下联,看我爹不罚你们俸禄,这可是门面问题!”李午孙嚷嚷道,像极了一个周扒皮。
“少爷,有您在这儿看着自然贴不错!”东方哈了一口气,搓搓手道。
“那是自然!”
这书香门第就是不一样,别人家对联要去请识字的人写,或者买。李午孙他家,李东阳一边写,仆人们一边贴,李午孙监工。
“好了没,老爹。你说你写个对联咋还这么磨叽呢,人老了这肚子里的墨汁也少了嘛?”。李午孙看着已经写坏了几张的李东阳道。
“臭小子,哪有这样说你老爹的!你看看爹爹这子写的如何,是不是有点少了些风骨啊,前几张我就觉得写的不好!”李东阳居然在纠结这个。
“哎呀,您比柳公权、张旭、王羲之、王献之他们写的都好,他们什么《中秋帖》什么《兰亭集序》,您就是这对联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李午孙可不磨叽,毕竟天冷着呢。
李午孙拿起这副对联,就直接出去了,倒是李东阳有些愣住了。
“臭小子,哪有这样夸人的。”李东阳自言自语道。
想比其他大臣的年夜饭,很显然朱厚照与李午孙他们二人的年夜饭人少些,毕竟都是独苗苗!哪像其他家子一样,开枝散叶。
夜色阑珊,灯火不绝。空气里那混合着鞭炮气味的是浓浓的年味,所有的愁与苦,都在今晚消弭,一个全家团圆的日子里。
“来喽,开饭喽!”李午孙守在饭桌上吆喝了一声。
一桌子菜十分的丰盛,而且李午孙亲手做的老醋花生,皮蛋豆腐,还有干锅鸭头。
至于这花生,当然是他自己种的。李东阳这厮眼睛倒是很尖,一眼就看见了这盘有些特别的菜。
“午儿,这是什么菜啊?是不是你在琉璃棚里种的啊?”李东阳二话不说叨起一颗花生米蘸了蘸汤汁咀嚼道,“嗯,夫人你尝尝,还不错!”
过年要守岁,李午孙可是下午去补了觉。
皇宫里,朱厚照跟弘治皇帝还有张皇后、太皇太后一家子吃着席,没有什么三宫六院,所以这饭桌就显得人少了些。不过人少,才是真的热闹,才讲的是真话,真心地祝福,真心的叮咛。
“父皇,儿臣准备了一些烟花,一会儿父皇、母后还有曾祖母咱们一块出去看烟花吧!”朱厚照道。
“好!”众人应道。
大年初一,自然是要拜年的。这些文武大臣们自然是先要去给皇帝拜年,李东阳带着李午孙来给皇帝拜年。
当然,李午孙其实对于明朝的拜年有点喜欢但是也觉得很累。明朝拜年是要磕头的,当然现在礼节的简化基本上不用磕头了。所以啊,拜年要一个头接着一个头磕头。
这吃饺子呢,明朝也有一些风俗。李午孙今日吃饺子吃出来的小竹牌子上是玉如意,所以李东阳就得给他一对玉如意。皇宫里也不例外,过年的饺子里都会包进去一些刻着几号的小竹片,吃到有竹片的饺子就会得到皇帝的奖赏。朱厚照吃饺子吃出了一套《四书五经》,就是这样坑人。
给皇帝拜完年,然后就是一圈圈逛下来,李午孙已经累得不行了。毕竟是个长辈,只要过去了就要磕头。宫里那些太监们也是很积极,太监们之间流行送红包。当然基本上是同级别的太监们礼尚往来,还有就是比较重要的一份红包是要送给提携自己的大太监的一份儿。
所以,萧敬就很喜欢过年。这一份份红包虽然不大,但这都是这些太监们的心意。当然,刘瑾也收了不少,东宫的太监也不少。
新年里最好玩的自然是鳌山灯会了。当然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