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抗日之全能兵王>第1499章 疯狂增兵

裕仁再次捡起摔在案几上的报告,逐字逐句的读下去。

看完之后,裕仁陷入长时间的沉默,东条英机也没有急着话,因为他知道裕仁需要一个思索、消化的过程。

好半后,裕仁才问道:“东条君,你认为这份报告有几分可信?”

“陛下,这份报告有几分可信臣不好。”东条英机摇摇头,又接着道,“但是臣听过一句谚语,叫钝刀子割肉!”

裕仁道:“钝刀子割肉?这话是什么意思?”

东条英机解释道:“陛下,臣的意思是,钟毅所率领的支那第10集团军,或者浙闽战区的支那军,就是把钝刀。”

“他们的装备不如皇军。”

“他们的训练不如皇军。”

“他们的单兵素养远远不如皇兵。”

“但既便是这样的钝刀,也是能割肉的。”

“而且割肉的时候,还特别的疼,真疼!”

裕仁点点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支那第10集团军的反击规模虽然不算大,但是在他们的一次次的蚕食下,皇军的实力会被一点点削弱,控制的地盘也会一点点丢失,并最终此发质变,酿成整个支那战场的大溃败!”

“哈依。”东条英机重重顿首道,“英明莫过陛下。”

裕仁轻叹一声,道:“诚如石原莞尔在报告上所,眼下的支那浙闽战区正是最为虚弱之时,的确是发动第三次浙闽会战的好时机,可问题是,眼下帝国正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空军的组建工作上,资源也向空军大力倾斜,实在是拿不出足够的物资来发起第三次浙闽会战了。”

东条英机道:“陛下,为什么不考虑下关东军呢?”

“不行!”裕仁断然摇头,“苏联不可信,既便是帝国已经与苏联签订了中立条约,也不能放松警惕!所以,将关东军主力以及关东军的战备物资抽往浙闽战场,是不允许的,朕绝不会同意这个计划,绝对不会!”

顿了顿,裕仁又接着道:“最多抽调两个师团过去。”

东条英机顿时间精神一振,抽调两个师团过去就足够了。

当下东条英机又接着问道:“陛下,苏联固然是不可信,但是眼下欧洲的局面正在变得越来越清晰,德国与苏联之间早晚必然会有一战,我相信苏联高层也能够看到这一点,所以从满洲抽调部分战备物资南下,应该是问题不大。”

此时的关东军,已经由之前的集团军升格成为方面军,辖第三军、第四军两个军。

两个军分别下辖四个师团,再加上方面军直辖的师团,主力师团已增加到十二个,再加上混成旅团、警备旅团、骑兵旅团、战车旅团等辅助部队,总兵力已经超过七十万人,堪称是日军序列中最庞大的一个方面军。

其实关东军刚刚成立的时候只有一个主力师团。

既便是到了七七卢构桥事变时,关东军也只有四个主力师团加几个独立混成旅团,总兵力也就十万人左右。

但是在喜峰口事件、诺门坎战斗之后,日军大本营就开始向东北疯狂增兵,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就增加到了十二个主力师团,超过七十万人!

粮食、汽油、弹药、药品等战备物资也储备了两会战份!

所以从中抽调二十万兵力外加一会战份的物资,问题真的是不大。

且不苏联红军会不会趁机进攻满洲,就算会,关东军也能应付,日本的战争潜力或许不如苏联,但是限于西伯利亚铁路的运力,苏联能在远东调集的兵力、物资也很有限,所以双方真要打起来,基本上是谁主场谁占优。

裕仁却道:“但是,只抽调两个师团去浙闽战场,怕不保险吧?”

“怎么可能。”东条英机愕然道,“如果再增兵两个师团,冈村君的第十三军就下辖六个师团加一个独立混成旅团,总兵力已经超过了二十万人!这几乎已经是一个方面军了,怎么可能还兵力不足?浙闽战区也就两个集团军二十多万人。”

“不,对于浙闽战区,还是谨慎些好。”裕仁摆手,“第三次浙闽会战要么不打,如果非打不可,那就一定要调集足够多的兵力,彻底解决之!我们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了,逐次增兵是兵家大忌,东条君。”

东条英机道:“那陛下的意思是……”

裕仁沉声道:“所谓狮子博兔也需全力,所以朕以为,最好还是再抽调两个主力师团过去加强第十三军,而且抽调的还不能是一般的主力师团,必须是公认的战斗力强悍的主力师团,关东军方面,就第1师团还有第8师团吧,另外再把第21军的第18师团,还有正在本土休整待命的第2师团也一并调去浙闽战场吧。”

东条英机愕然道:“陛下,增调四个精锐师团,还要把第1师团也调过去?这样会不会有些题大做了?这也太看得起支那浙闽战区了吧?”

“题大做?”裕仁哼声道,“我还没完呢。”

“还没完?”东条英机道,“四个精锐师团还不够?”

“当然不够。”裕仁摇头道,“除了陆军需要加强,空军力量也需要加强,根据内务省刚刚获得的情报,支那空军又从美国订购了一批战斗机,其数量不少于五百架!所以还要把刚刚组建的第1、第2飞行师团,也一并调去浙闽战场。”

东条英机瞬间陷入呆滞状态,两个飞行师团,那就是八个飞行团!

一个飞行团大概一百架飞机,两个飞行师团加一个飞行团就是将近一千架!

状态提示:第1499章 疯狂增兵--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