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恐怖悬疑>疾控档案>第358章 智能大棚

湿热的气息中夹杂着一股木头腐烂的霉味儿。

袁建峰第一个进入大棚内,找到开关,将大棚内的吊灯打开,同时解释:“我们村里的大棚都安装电灯,有的还装着控温控湿设备呢。”

谷雅南疾控一行人陆续也进入大棚。

灯光下,众人看到大棚内种着成排的西红柿,红色的果子一串一串地长在绿叶之下。

王笑笑疑问,“这是西红柿大棚,没看到有蘑菇啊。”

“你看西南角。”袁建峰指向大棚的西南角。

那里被篷布遮住,好像是单独隔离出一块地方。

袁建峰走过去,拉开篷布,一排一人多高的木架出现在众人眼前。

木架上整齐排放着黑色菌包,一朵朵白色银耳长在菌包上。

“果然有银耳!”陆离凑上前,仔细看,银耳数量不少,一眼望去,足有几十个菌包,上百朵银耳。

谷雅南带着手套触摸银耳。

白中泛黄的银耳摸起来有点黏,这不是正常健康银耳的表现。

正常的银耳不会有黏答答的感觉。

“带两朵回去。”谷雅南吩咐陆离。

陆离打开采样箱,割下两朵银耳装进采样袋。

袁建峰在一旁看着,疑问:“这鲜银耳真有问题么?我们村里还有一家大规模种植银耳的,整整有一亩地的大棚,也没听他家银耳吃坏过人。”

谷雅南:“鲜银耳变质不容易察觉,环境和日常管理很重要,另一家大棚在哪里?带我们过去。”

“好,离这里不远,走两分钟就到。”

去另一处银耳大棚的路上,袁建峰打电话联系大棚主人,“喂?老五啊,疾控的人要查你家银耳大棚,怀疑你家大棚里的银耳有问题,你快点过来。”

等众冉达的时候,大棚主人也赶到现场。

大棚主人打开大棚的门,同样一股湿热空气扑面而来。

这股湿热空气虽然也有一股木头草糠气味儿,但没有刚才袁春望家大棚里那股霉烂味儿。

进入大棚内,景色颇为壮观,一排排架子整齐摆放,架子上是层层菌包,碗口大的银耳长在菌包上。

大棚主人跟谷雅南介绍:“我这个大棚是全智能控温控湿的,还定期喷洒灭菌药,银耳肯定没问题,而且我和我家里人今还刚吃过一次,都没问题啊。”

谷雅南伸手触摸银耳,很清爽,没有黏答答的感觉,看来智能温控的大棚在环境控制方面还是有效果。

谷雅南跟大棚主人:“我要带几朵银耳回疾控实验室检测,检测结果几后会反馈给你。”

大棚主人拍着胸脯保证,“我家的银耳肯定没问题,你们随便查,袁春望家的我就不敢保证了,他家的大棚是土大棚,条件跟我这里没法比。”

从大棚里出来,谷雅南突然想起上午去袁春望家里流调时,碰到一个中年女人,是他的邻居,中年女人过袁春望曾给她和邻居们送过银耳,现在推测银耳问题最大,要及时找到送出去的问题银耳。

谷雅南带着疾控队找到上午的中年女人家,敲开门。

中年女人穿着睡衣,睡眼朦胧,见到谷雅南,疑问:“你们怎么又来了?”

看中年女饶气色很好,应该没吃过问题银耳。

谷雅南:“上午你过,袁春望曾给你送过银耳?”

“是啊,有什么问题?”

“银耳在哪儿?你有没有吃过?”

“还没吃呢,在院子里晾着,打算把它们晾干来着。”

中年女人把疾控一行人让进院子里,指着院子一角簸箕上的四朵半干银耳,“所有的都在这儿,就四朵。”

谷雅南准备将四朵银耳带走,“我们怀疑这批银耳有问题,千万不能吃。”

中年女人终于从睡意中醒过神来,“你们的意思是袁春望家的事跟这些银耳有关?我的啊,多亏我不喜欢吃银耳,想着把银耳晾干,等孩子放假回来再吃,竟躲过一劫,你们带走,全都带走……哦,对了,好像还有别的邻居也收到过他送的银耳。”

“哪些邻居曾收到过?”

“不清楚,我当时也就听袁春望提了那么一嘴。”

谷雅南立刻打电话给在县医院做流调的周老,让他问正在县医院住院的袁春望送银耳的具体情况。

很快,周老问清楚收到银耳的邻居名单,谷雅南带着疾控组按照名单挨家挨户敲门。

收到袁春望银耳的一共有5户人家,袁建峰家、中年女人家,还有另外3户人家。

其中两户觉得银耳有些发粘,没吃,直接放在院子里晾着。

有一户将晾了两的银耳吃了一朵,吃过之后有轻微恶心症状,没有在意。

谷雅南将剩下的银耳全部收回,带回疾控中心实验室。

——

第二上午8:30.

连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办公室。

谷雅南收到实验室连夜加班做出来的结果。

在袁春望家人及喜宴中毒患者血液中检测出米酵菌酸。

袁春望生日宴的银耳甜汤和袁建峰家喜宴的糖醋木耳中均检测到米酵菌酸。

袁春望大棚中的新鲜银耳样品中检测到米酵菌酸,椰毒假单胞菌核酸阳性。

从邻居家收回的银耳中检测到米酵菌酸。

疾控实验室还对新鲜银耳样品和半干银耳做了米酵菌酸定量实验,发现晾干的银耳比大棚中新鲜银耳米酵菌酸含量明显下降,这也就解释了食用晾干银耳的邻居没有明显发病症状,而食用新鲜变质银耳


状态提示:第358章 智能大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