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资宋>第164章 摊牌

王之荀在心中细细咀嚼了一遍沈敏对于权力的划分,原本心中某些模糊的概念,现在顿时清晰了起来。他也很快意识到,按照沈敏规划的道路走下去,可比他想要攀附某些名臣高官进入仕途,然后再去达成自己的目标更有成功的可能。

久久未曾言语的他,终于出声向沈敏说道:“那么三郎打算让我去做什么?”

“教书,我想王兄在报社挑选一些合适的人员去殿前司八盘岭大营,给那些军中子弟教书。如果报社内的人还不足的话,可以再向外面延请,不过要先让他们熟悉了字典。”

“教书?殿前司的军中子弟?三郎打算对殿前司做什么计划吗?这么大张旗鼓,恐怕太过惹人注意了吧。”

看着王之荀一脸凝重的模样,沈敏不得不解释道:“王兄这是想到哪里去了,殿前司岂是我们能够动手脚的地方。在八盘岭大营设立小学校,这是官家允许的,主要是想从禁军家属中培养一些人才出来做其他事,并不是想对禁军做什么。”

听到沈敏这么说,王之荀如释重负的长吐了口气,这才接着问道:“官家若是想要用人,难道还要去禁军中挑选子弟从头培养吗?太学之中人才济济,皆是愿意为官家效力的读书人。若是太学中还不够挑选,功臣子弟、各地州、县学校内也有的是想为官家效力的人啊。”

“但这些人我可就用不了了。”沈敏在心中暗暗吐槽了一句之后,便正色向着王之荀说道:“那些人固然愿意为官家效力,可他们更想要图谋一个正经出身吧。这次我替官家办的差事,有些不足以为外人道也。若是让人捅到了外面,不仅搞砸了差事不说,恐怕也会让官家恶了我们。所以,我宁可从可靠的禁军子弟中挑选些淳朴之辈从头教起,也不要那些不可靠的外人。王兄可理解我的苦衷?”

王之荀终于不再追问下去,而是岔开话题问道:“那么这八盘岭小学校,三郎打算招收多少人?又打算教些什么?”

沈敏松了口气,赶紧说道:“我的打算是,先开2-4个班,每班以50人为定额。教导的内容只有两个,基本的文化知识和基础的生存技能。前者以能读写和计算为标准,后者以能在荒野建设一个生存营地为标准。”

王之荀有些无语的看着沈敏说道:“教导读写计算,我们这些人还勉强胜任。但是这什么建设生存营地,我实在不知该如何教授啊?”

话题终于回到了自己熟悉的领域,沈敏顿时欢快的说道:“奥,这个王兄倒是不必过于担忧,实际上这所学校的作息时间和上课方式,和现在那些州、县学校还是有着很大区别的。

我们这所学校并不负责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才,只是在规定时间内把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给学生们,至于他们学不学得会,就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了,反正到时我们只要那些能够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

所以,这所学校的学生虽然是全日上课,但是每日会以时间划分出课程表,不会给他们有什么混日子的机会的。至于教导学生们读写、计算和生存技能的老师,也会按照专长分开授课。比如读写我会委托给王兄你和你的同伴,教授计算的老师则会从户部官吏中挑选一二,至于生存技能则会由我身边的亲随亲自教授。”

看着沈敏一脸坦诚的神情,对于这样的授课方式不甚认同的王之荀,不由委婉的向他提出建议道:“这样的授课方式,好像不太…既然收了人家入学,好歹也要一视同仁,岂能因为某些学生的愚笨和顽劣,就放弃他们呢?这恐怕不符合夫子有教无类的教诲啊。”

沈敏沉默了一阵后说道:“夫子的教诲虽然是不错的,但是在当下的这种状况下,若是不能尽快的培养出可用的人才,恐怕这个学校也是存在不下去的。

我以为,只有先维持了学校的存在,我们才能谈一谈什么是一视同仁和有教无类。若是学校都不存在了,对殿前司的军中子弟来说,剩下的便只有一视同仁的无学可上了。

殿前司诸军号称七万人,军中适龄的学童足有数千,我们现在总不能为了这几十到百余人的受教育权利,而忽视了这数千人的受教育权吧?”

王之荀难以应对这样的质问,只能回答道:“既然三郎已经成竹在胸,那么余自然唯三郎马首是瞻。不知这八盘岭小学校的建立,三郎可有了全盘计划?”

沈敏放下了手中的茶碗,对他说道:“这就是今日我来找王兄的原因,我想和王兄、罗兄一起,把办学的计划定一个大概出来…”

当沈敏趁着夜幕返回左藏桥时,心里还是颇为兴奋的,毕竟这一个多月的等待并没有白费,看起来他已经将要成功踏出冒险计划的第一步了。只是他刚一进门,沈正礼就迎上来向他报告道:“三郎,湖州刘员外过来了,说是有事要和你商议。”

“那个刘员外?”沈敏有些不确定的问道,一边向着灯火通明的前厅走去。

“是刘二员外…”

沈敏跨入了客厅之后,便看到了起身向自己行礼的刘长发。虽然等的有些心焦,不过刘长发还是按捺住焦虑的心情,同沈敏先叙了叙大半年不见的人情,方才开口向沈敏询问道:“其实小老儿过来临安倒也没什么大事,一是陪胡十九郎和张五郎他们过来;一便是想要问一问三郎,把他们从湖州召回来是个什么章程。现在湖州那边正忙着,突然把这些熟练的工匠叫


状态提示:第164章 摊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