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碧海残阳>第十四章 大将之首

“行,烦劳你带城下人手先撤,某家上城去通告他人,最后由某家带人来堵塞城门。”秦川说道。

金永成看看秦川,顿了一下,才拱手说道:“在下遵令。”

秦川也拱了拱手,转身上城门去了,但才上了城门,就听得左边城墙上在喊:“倭寇!”

秦川探头望去,只见一伙倭军顺着尹衡一路留下的血迹沿城墙根追过来了,城墙上顿时落下许多砖石,那伙倭军拿火枪朝上面射击,却伤不了人,只得顺原路缩了回去。

秦川赶紧朝城门下的金永成喊道:“倭寇将至,你速速关闭城门,叫兄弟们把街垒拆了拿去填塞城门,然后赶紧上城来!”

然后秦川让留在城门上的那队兵士也跟着他飞快下城,和城下的兵民一起疯狂的拆掉街垒,再把砖石木料填进城门洞。才填了大半个城门高,城上就在喊:“赶快上来,倭寇来了!”

秦川和金永成赶紧命令众人沿两边甬道飞快上了城门,然后把城墙上的砖石滚木又弄来堵塞甬道,并在两边甬道上城墙之处,各筑起一道矮墙。

此时,大队倭军人马已经出现在城门正对的大街上了,但倭军并没有着急进攻,而是派了个被俘的高丽军官来城下劝降,秦川干脆就将计就计和那军官敷衍起来,意在拖延时间,同时一边让兵丁加固防御,一边暗暗令一些人缒城而下。

那军官看秦川穿着士兵的衣服,却指挥着几百号人马,而且他还不认识秦川,非常的诧异,但他却看到城上在匆匆加固工事,于是也配合起秦川,假装高声劝降,帮秦川拖延时间。

后面的日军将领不久就发现不对劲了,骂骂咧咧几句,几声枪响,城下劝降的军官中了枪子,他强撑着对秦川喊道:“吾乃多大浦镇百户宋成熙,壮士记住,吾是战死殉国的!”

秦川忍住悲愤,喊道:“某家秦川,宋大人之话,某家一定带回王京!”

日军的铁炮雨点般打上城头,秦川和军士们全都伏在护墙下,城门楼上的弓箭手也没发箭,因为距离较远,没有什么准头和杀伤力。

很快,倭军就把城门楼打得尘土弥漫,见这边没有反击,一发喊,倭军迅速冲了过来。但他们冲过来时,却傻了眼,不仅城门洞被填塞大半了,两边上城的甬道也被砖石杂物堵塞住了,最上面还有道矮墙。

秦川随即高声发令,弓箭手立时发箭,城墙上的兵丁也跟着往城下投掷砖石,结果聚在城下的日军被打得狼狈不堪,丢下一些伤兵和尸体,跑了回去。

秦川不敢恋战,他估计倭军很快就会从南门城墙上过来,那样就很难走掉了,于是趁着倭军退去,他赶紧继续让兵丁们缒城而下。

倭军稍微整顿了一下,又压上前来,这次他们从旁边房屋拆些门板招牌顶在前面,慢慢逼上来,并以铁炮足轻跟进掩护,逼到城下,又顶着木板盾牌开始清理上城甬道上的砖石滚木。高丽的弓箭手被铁炮压制住了,只能在城门楼上射射冷箭,主要还是依靠士兵们隔着护墙投掷雨点般的砖石滚木来阻止日军。好在甬道很狭窄,容不下几人,倭兵清理一些,上面又扔下一堆,不仅砸死砸伤清理的倭兵,还把障碍又堆砌起来。

下面的倭军铁炮手拼命朝上面射击,但高丽士兵都很狡猾地不露出身体,只管躲在护墙和矮墙后扔石头和滚木,铁炮手反而时不时的被城门楼上的冷箭射到。最后,倭兵们顶着盾牌和木板,冒死越过障碍,好不容易进到甬道尽头的矮墙处,却看见矮墙上伸出两个黑洞洞的炮口,后面还在嘶嘶的冒着白烟。这是秦川让人把城头的几尊碗口铳塞满了炮子碎石,安放在矮墙之上。两边上城甬道的火炮都“轰”“轰”的相继炸响,炮子碎石乱飞,前面的倭兵被轰得飞下城来,后面的倭兵则肝胆俱裂,一发喊,全都往回狂奔,把铁炮手们也一同裹挟着跑回去了。

秦川再次朝两边城墙看去,很令他意外,还没有倭军沿着城墙过来。他并不知道,由于小西行正下令不进攻北门,再加上尹兴信放弃了城墙,结果倭军都进城去了,想要功绩的去打巷战,想发财的去抢掠,想发泄的去找女人,但就是没人想去逛已经空无一人的城墙。至于攻城用的云梯,现在全扔在南城外,没人收拾。

等到倭军的传令兵跑到南门,找到负责的将领,再等将领派人到处去收罗自己的手下,那肯定就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于是北门这边的战况就变成了倭军从城下正面强攻狭窄的上城甬道,而指挥进攻的倭军将领,除了大骂手下“八格”之外,也没什么好的方略了。

既然没有倭军从城墙上包抄而来,秦川就把防御两侧城墙的人都叫了回来,一部分帮助守卫城门,一部分缒城撤退。不久,秦川就看到远处街上来了一大伙倭军骑兵,为首的几个穿着非常华丽,还打着一面怪模怪样的画着葫芦的旗帜(小西行正的药囊马印),秦川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他必须赶紧开溜了。


状态提示:第十四章 大将之首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