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碧海残阳>第一百九十六章 与生俱来
钦佩的对秦川道:“大人想法,天马行空,职下实在是钦佩之极。如此一来,晋州官、商、绅、军合为一体,不说以后晋州会固若金汤,至少不会再像其它地方那样一触即溃,任倭寇驰骋了。大人能否告之属下,大人师从何处,职下问此并无他意,只是想知道我高丽真还有高人隐于世吗。”

秦川一听,又来了,好在昨天他已经向李惟俭瞎编了王直军师的故事,看来以后这个故事必将发扬光大了,不过也只有这样说,人家才不会把他当妖怪或是诸葛亮来看待,而诸葛亮不也是“多智而近于妖”吗,终究还是个妖怪。

于是秦川便把对李惟俭说的那个传说又对李雍说了一通,李雍果然也如李惟俭那般恍然大悟,说道:“王直能把海商做得那么大,大船上千,水手数万,横跨东海,离不了他背后那些谋士的策划,大人有此奇缘,也是天意。可惜那老谋士死得早了,大人父亲也去得早了些,否则大人就不会沦落去当兵了。不过也对,大人若是还在操持家业,这倭寇一来,怕是大人已遭祸害了,确实是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啊。”

秦川瞎编出这个故事,却不想这个故事随即就在晋州的官员绅士和商贾等上流阶层中传开了。从此以后,官员和绅士们不再把秦川看做一个小商贩出身的下贱兵勇了,而是一个出身于他们这个阶级的子弟,开玩笑,能给王直谋士提供庇护的家庭,能让王直谋士倾囊教授子弟的家庭,又岂会是小门小户,只不过那些海商平常都爱低调做人,大家不熟悉而已。他们再联想起历次酒宴上秦川的沉稳举止和涵养风度,这也不是小门小户所能培养得出来的,现在秦川对他们来说,再不是一个起于“贱民”的“幸进之人”和暴发户了,而是一个生来就是他们阶级的人。

当然秦川可没料到这个故事还能起到让他被统治阶级接受的作用,他对李雍说道:“世事难料,谁又能想倭寇会大举入侵,我国兵马又不堪一击呢,我若没从军,留在釜山,十有八九也会和釜山的数万军民一样遭难,者世间的事,确实难说啊。”他也假模假样叹息了一番,心头却在想,如果你们知道我是穿越来的,那你们又会如何对待我呢?把我当神仙供起,还是当妖怪烧烤了?

想多了,秦川暗自笑道,他收住心思,对李雍吩咐道:“对了,明天我就会去泗川,那里的事情耽搁不得。去咸安抢手麦子的事,你等金永成回来了,你们参谋部的三人安排好出兵事宜,还要听听老崔和尹衡的意见,出兵的命令书,我会让尹参谋交给金永成。估计这次出兵麻烦不在倭寇身上,而在金诚一身上,只要徐大人去了,问题就不大,我这边完了也赶过来。你今日就去和士绅们说好,愿意参与此次贸易的,都可以来,与全罗道水军有瓜葛的士绅,他们本人即便不去,也要派得力之人随我前去,卖去大明的粮食也要准备好,往泗川运来。另外,你还要去和李泰大人协商,看城内的商贾愿不愿意也去,我估计他们中也有人和全罗到水师有关系的。最好以此次贸易为契机,把晋州商会给成立起来,还可以把银行的事给他们都说了,就说这银行将会是官商军三家合办,各占三成股份,绝对不会只让他们出股,不让他们监管。”

李雍道:“大人,这商会和银行的章程何时拿给小人?”

秦川笑道:“我哪里来的什么章程,先把这事揽到再说,这样以后就会以我们的建议为本。商会的章程,你可以先与士绅和商贾们商议,等我回来了,我们一起商议定下来。银行的章程,你去找那些了解钱庄的人,还有放贷的,先大致弄个东西出来,也等我回来了再定。我这里确实没有时间了,明天我就要走,必须把李舜臣的谁聚会你事情落实,否则等他出海作战,又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他了。这次去咸安,让金永成率队,你和老崔留下,你主要是把商会和银行筹备起来,等收了麦子回来要办两件事,一是整军,二是建立商会和银行,然后跟着要出海去山东。去山东,李惟俭大人要去,你那妻兄级别不够,到时候恐怕你也得跟着去一趟。”

“是,大人,职下定会在大军收了麦子回来之前,把一应事情办妥,再与李惟俭大人一同去往山东。”

“商会和银行的事,多与李泰大人商议,他背后可是晋州的商贾们,但我们保民军该争取的就要争取,我们背后可是晋州的士绅们,他们都指望着我们替他们说话呢。”

“职下知晓。”

两人就在路上就分了手,秦川让李雍留在城中,去召集那些晋州的士绅商议,自己则带着亲卫准备出城回大营去。刚走到城门口,一辆马车就引起了他的注意,马车的帘子是放下了的,但秦川却知道里面做的什么人,因为马车旁边正站着郑嬷嬷和郑爽的媳妇。秦川脑袋一大,知道贞慎翁主又想来找他麻烦了,这小妮子才歇了一天,又不安生了。


状态提示:第一百九十六章 与生俱来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