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穿越重生>宋士>143章 贸易司
是有资敌之用,增大我方的伤亡啊?”

王松摇摇头,笑了起来。

“贤妹有所不知,我军在火器的买卖上始终有所保留。我军的火器主要卖给宋军,供应的也只是震天雷和小型火炮。至于金人,则是完全没有可能。”

“我军控制了火药配方,无论是宋军还是金人,由于不会制造火药,在火器上都不是我军的对手。再加上我军生产的重炮,并没有外卖,这就是我军在战场上始终处于优势的根本。”

黄馨微微一笑,轻声说道:“相公的玻璃、火器,若是销到海外,则获利不知凡几。”

王松不由得微微一笑。从见面那一日起,黄心馨就在怂恿他打通海路,可谓是痴心不改啊。

不过,事到如今,打通海路,保持漕运的畅通,已经是势在必行。

两宋时,大宋和日本、高丽之间的贸易关系极为密切。双方来往的商船,年年都有。宋朝运往日本的物品主要有药材、瓷器、书画、丝织品等,自日本输人的商品主要有硫磺、水银、沙金等。特别是日本制造的宝刀和扇子,在宋朝最为著名。

宋朝的商船也横渡黄海,驶往高丽。运品有绸缎、茶叶、瓷器等;自高丽输入的商品有人参、矿产、绫布等。

宋朝输出东南亚、大食等地的商品主要有瓷器、丝织品、铜金等;输入的商品主要有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玳瑁等。

虽然海外贸易只占赋税总数的一成左右,但若是扩大海外贸易,通海裕国,也并非痴心妄想。

后世的贸易全球化,“中国制造”可是打败了全世界。

经略海洋、通海裕国、臣服万邦。

海洋的重要性,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不言而喻,即便中国现在不走出去,将来中华的子孙也要踏上海洋的征程。

海上贸易之路,财富可以快速积累,甚至可以掠夺财富,殖民一方。

虽然现在泉州不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但开拓或占领一两个这样的出海港口,最起码打通一个出海口,还是有希望的。

况且,即便是河北的玻璃、火器要运到江南,接回海船,也必须打通运河、海路。

他已经委托黄馨之父黄师舜帮他在南方购买船只,招募水手。以泉州民间造船的成熟度,生产和购买几十艘海船,当然是不在话下。

还得想办法把海船运回来。难不成,让如此多的海船在黄师舜手里压着。一旦有个闪失,黄师舜惹上麻烦不说,海船恐怕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想起了历史上的那个宝岛,王松不由得心中一动,此处也许就是北上南下的基地。

那澎湖列岛,不就是天然的海军良港吗。

“贤妹,你可知道,流求岛上,大宋朝廷有没有驻兵?”

从福建沿海到流求,也就是后世的台湾,只有200公里,快船一日即到。黄家是福建巨商,海路上的事情,自然是十分熟悉。

“相公也知道流求。”

黄馨有些惊诧。万万没有想到,王松竟然还懂得海上的地理。

“流求岛上,至少也有几千福建的百姓。不过,好像没有听说过朝廷在岛上驻军。相公莫非想占领此岛,成为南上北下的中转之地?”

王松赞赏地点点头。果然是聪明之人,一点就通。

“李公,真定府、河间府那边,有没有战事消息传来?”

王松脸色凝重。天色凉了下来,恐怕女真人肯定耐不住寂寞,又要南侵了。

河北边地,直面金人,距离燕京不过一百来里。有董先坐镇,马扩参赞,又有刘锜、牛通这样的猛将辅助,三万兵马驻守,应该可以自保。

再加上水师穿梭于运河和黄河之上,忠义军水陆杂陈,女真人想要横行霸道,恐怕也不太容易。

“相公,马宣赞前日递来文书,说是河北金人两路大军南下,各有数万兵马。一路为完颜宗弼,从沧州过了黄河,顺河北东路南下。另外一路则是蒲察石家奴,驻扎在拒马河对岸,大战恐要一触即发。”

他拿起旁边的一份文书,脸上皆是忧色。

“这一份是河东张宪将军发来的军报,金人西路军完颜宗瀚和完颜娄室统兵十余万,集结在雁门关一带,恐怕很快会纵兵南下,形势不容乐观。”

完颜宗瀚和完颜娄室的西路军,肯定要祸乱河东、陕西两地。至于完颜宗弼,这位历史上的四太子、金兀术,肯定是要越过两淮,直扑江南了。

要说金人也是一根筋,总迷恋自己的骑兵,以为这种“斩首”战术可以奏效。历史上他们也正是凭借此种战术,相继灭了辽国和北宋。如今时移世易,他们竟然还想照猫画虎,故技重施,实在是小看了天下英雄。

“兵来将挡、水来土屯,先击退了东西两路金人再说。”

。.


状态提示:143章 贸易司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