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穿越重生>宋士>第85章 年轻一代
车间里,两个年轻人正蹲在一架炮车旁,仔细的观察和记录着火炮的各种数据。

“相公,这就是刚造出来的9斤炮。”

林天佑赶紧上前一步,指着炮车上的火炮,喜滋滋地说道。

“相公,此炮炮身长135厘米,炮重700斤,口径为117,火药一斤,有效射程500步,发射角5度,射程为两里,10度射角可达三里。”

“要是发射实心弹呢?”

王松看看了看堆满火炮的车间,继续问道。

林天佑摇了摇头道:“回相公,九斤的实心弹,有效射程只有一里左右,因为炮弹的初速慢,即便在硬地上也难以跳弹射击。”

王松点了点头。发射霰弹,对火炮膛压的要求就没那么高,炮身也薄,火药也少,所以实心弹的初速也慢。

但因为其发射霰弹,对步兵的大规模射杀极其有效。考虑到现在金人除了骑兵以外,还有大量的步卒,王松必须考虑这样的火炮。

“天佑,这种九斤的火炮,先生产1000门,到时军中自会大用。”

林天佑点了点头。看来日后的战争中,火炮定会是军中的王牌。

忠义军现在生产5斤、7斤、9斤三种重炮,重量从斤不等。另外还有两种佛朗机炮,一种百斤,一种70斤,主若是利用其子母铳发射快的特点,发射的都是霰弹。另外还有虎蹲炮,发射的也是霰弹,只有40斤重。

除此之外就是这种700斤的霰弹炮了。现在看起

来,忠义军在火炮上的优势,已经是大大的超越了同时代的其他产品。

金人也在模仿忠义军,生产火炮和手榴弹,不过由于火药技术上的天然缺陷,手榴弹经常炸不响,火炮的射程突破不了两三百步,对披甲的士兵杀伤有限。

“天佑,自发火铳已经搞这么久了,现在还有没有问题啊?”

说了这么久,王松终于转到了正题上,这也是他一直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名资深的军事爱好者,他自然知道自发火铳部件复杂,制作也十分困难,甚至难过火炮的制作。

但是在金属子弹出现前,自发火枪在历史上使用了200多年,而它的出现日期,距离现在也不过两三百年。

燧发火铳的基本原理极其简单那就是产生能够点燃铳管中所存储火药的火花。

为了产生这种火花,燧发枪机采用了“燧石+钢铁”的方法,用燧石撞击铁或钢,燧石激起微小的铁粒。撞击过程中产生的撞击力和摩擦力将铁粒点燃,迅速燃烧的火花落入火药池火药,点燃火药,形成射击。

击铁、弹簧、钢条、火药池,王松按着自己记忆中的燧发火铳的结构把它画了出来,然后交给了林天佑,让他安排研究、制造。

阻铁、弹簧、铳管、扳机,这些“中华钢铁总司”都能自己制造,剩下的就看细节上的探索了。

这件事情其实已经进行了将近一年,几次得到的反馈都是即将完成,但是王松还不知道具体的结果如何。

“相公,上次虽然燧发火铳造了出来,但测试的效果非常不理想,破甲也只有40步。”

林天佑道:“后来这两位兄弟想到,可以和火炮一样,火铳的后端加厚,可以极大的提高射程和威力,小人也做了几把,60步左右可破重甲。”

“哦!”

王松不由得打量起眼前两个年轻人来。这两个年轻人刚才一直在记录火炮的数据,他倒一时没有注意到。

“相公,这位是虞允文,这位是吴拱,他二人都是讲武堂的学员,今天是休沐日,特地来这里帮忙。”

林天佑继续说道:“相公,火铳后端加厚,加上木托,还有配上前面的铳剑,当长枪来用,都是他二人的主意。”

吴拱红着脸道:“相公,在下不敢媲美,这大多都是虞兄的主意。”

王松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了起来。

原来是这二位仁兄,怪不得刚才有些面熟。

“相公,这二人虽然是讲武堂的学员,但是“兵器制造司”也缺人手。”

林天佑小心翼翼地说道:“相公,能不能把这二人调到“兵器制造司”来,小人有用得着他们的地方。”

虞允文和吴拱都是目瞪口呆,一起看着王松,生怕他说出同意的话来。

他二人不远千里,考取了讲武堂,如今就要学成,自然不想整日在这兵器司里呆着。将来纵横沙场,金戈铁马,那才是他们的志向。

“相公……”

二人一起抱拳,可怜巴巴地望着王松。

“他们既然是讲武堂的学员,自然要纵横疆场,保家卫国,怎么能待在这里!”

王松板起了一张脸道:“等到秋冬时节,番子自会来袭,他们还要上阵杀敌,你还是调其他的学员来吧。”

林天佑摇头苦笑,虞允文和吴拱都是喜出望外。对于这些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来说,战场,才是他们的归宿。

.


状态提示:第85章 年轻一代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