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穿越重生>宋士>第4章 兄弟情
声呵斥道:“若是让别有用心的人听到了,难免就是破家之灾!”

刘锐赶紧连连点头,随即又仔细看起来。

在这陕西之地,以今日之局面,谁又能动得了他们兄弟分毫。

“想不到九哥跟着王松短短几年,就已经是征夏的大帅了!”

刘锐惊异道:“王松如此看得起九哥,可算是遂了他平生之志了!”

“这有什么奇怪的!”

刘钊摇摇头,怅然道:“在我西军之中,九哥无论是文韬武略,还是他个人的志向,都是百里挑一。王相公如此看重九哥,可谓是慧眼识才,这才是做大事的枭雄!”

广个告,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书源多,书籍全,更新快!

“十哥,你有什么看法?”

刘锡看下了自己的十弟刘钊。自己和二弟夫常年在外打仗,后方及家里的一切都是由十弟刘钊打理。十弟心思缜密,做事井井有条,所以他想从十弟这里找到答案。

毕竟,这是决定一家老小命运的大事。

“听说当年府州一战,忠义军近两万人马,最后战至只剩数百人,重创女真最精锐的娄室军,而无一后退投降者。”

刘钊沉声道:“大哥,王相公在其治下设官府,均田地、抑兼并、兴

修道路水利、劝课农桑、冶铁开矿、兴商贸、办学堂,此乃王霸之业。更兼其军威之盛,甲于天下。孰强孰弱,一目了然。至于如何选,就看大哥的了。”

他说的孰强孰弱,自然是与大宋朝廷相比。虽然他没有明说,刘锡也是心知肚明,低头陷入了沉思。

“大哥,你还犹豫什么!”

四弟刘锐却是个急性子,生怕自己大哥选错路,嘴里的话连珠炮般爆了出来。

“大宋朝廷如今偏安江南一隅,不要说恢复北地,自己能不能扛过去,还是未知之数。满朝士大夫,寡廉鲜耻之徒比比皆是。就说那赵佶,弄得大宋几近亡国,百姓苦不堪言,这样的皇帝,这样的朝廷,还有什么可以追随的!”

这样的朝廷,还有什么可以追随的?

这都不是重点,重点的是,刘家能够得到什么?

大宋朝廷已经是冬日夕照,苟延残喘,忠义军则是如夏日朝阳,光芒万丈,连金人都不敢撄其锋芒,何况偏安一隅的赵宋。

刘家早已今非昔比。大宋朝廷南迁,困于盗贼四起,农民军坐大,陕西的这些残兵败将哪里还放在心上!

“刘氏一门,满门忠烈,若能一致对外,共襄义举,护佑乡梓,封狼居胥,勒马燕然,扬我中华之威,还我华夏千年之太平……刘氏一门名垂青史,一世富贵,福祚绵延……”

刘锡又拿起来信,看了一会,这才站了起来,在大堂里慢慢踱来踱去。

过了半晌,他忽然停了下来,眼神坚定,仿佛已经下定了决心。

“良禽择木而息,贤臣择主而事。都是我煌煌华夏之人,算不上欺师灭祖,认贼作父!。”

他低声道:“我意已决,投靠王相公,协助九哥平定西夏。十哥,十一哥,你们以为如何?”

他是一家之主,他如此说,两个弟弟估计也不会说什么。刘锡这样问,也只是给自己坚定信心而已。

刘锐欣喜道:“大哥,我们都相信你。投了王松,就不用到南方去,背井离乡。”

“十一哥,你不要以后嘴里左一个王松右一个王松,要称呼王相公才是,要注意礼数!”

刘锐脸上一红,连连点头。如今投了王松,兄弟们能团聚,既保护了地方百姓,又全了兄弟之义,着实让他心里高兴。

刘钊皱起了眉头,随即道:“大哥,我们两个自然听你的。只是这军中的将士,你还得想法安抚一下。有些人当年和九哥闹得不痛快,九哥也是因为他们才出走。这些事情,大哥还是要妥善安置。”

一旦投了忠义军,尽管有刘锜照顾,也就看别人的脸色做事。军中的这些骄兵悍将,个个桀骜不驯,视军纪为无物,不好好叮嘱,早晚会出大事。

刘锡也是皱起了眉头,点头道:“这是自然,我这就去派人找军中的将领,和他们说一下此事。”

军中将士千千万万,各色人等,全都要安抚好了,否则军心不稳,难免出大事。

军士过来,轻声道:“相公,军中将士多人,现在在大堂等候,说是有事要禀告相公。”

兄弟三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看到刘锡进了大堂,将领们跪了一地,领头的大声喊道:“相公,求求你,兄弟们不想南下讨什么贼子。大伙都走了,这里的百姓可怎么办啊?”

刘锡心中一宽,上前道:“各位兄弟快起来,我有话要说。”.


状态提示:第4章 兄弟情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