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一众心腹来到,李世民已经恢复威仪,“众位爱卿一定很疑惑吧,无忌你来读给大家听听,朕的好女婿给朕送粮食来了。”
长孙无忌接过折子,高声读啊起来,每一份折子的内容都差不多,某某地方收到岭南冯盎之子冯智战送粮多少万石,可就是没有人知道冯智战究竟运了多少粮食过来,折子里也没有数据,只提到有近千艘大船。
长孙无忌第一个站出来,“陛下,奏折里都没有说到具体运了多少粮食过来,显然是他封锁了船上的消息,担心有人趁机图谋不轨,但从他敢沿途发放粮食以及弱带来的船只数量看,粮食的数量应该不少。”
房玄龄也站出来,“臣也认同长孙尚书的看法,依臣看,此子心地善良,行事当机立断,不拘泥于形式,又心思缜密,封锁船上的消息,以防有人趁机图谋不轨,此子乃是有才之人,陛下当好好培养。当务之急乃是救灾,百姓都等着粮食活命,粮食的安全关乎救灾的成败,臣建议朝廷派出大军沿途护送其安全。”
房谋杜断,房玄龄已经给出了建议,杜如晦也站了出来,“房相所言有理,粮食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臣也建议派出大军保护粮食的安全,另外,臣建议立刻派出信使,通知各地阻止人力赶往洛阳,准备起运粮食,并将朝廷有粮的消息传播出去以安民心,如今大量难民正往长安赶来,城外也有不少难民,派出人手疏导,尽量让他们返回家中等待朝廷的粮食。”
李世民哈哈一笑,如今有了粮食,他也难得心情大好。“好,就按你们说的办,程知节听令,命你即刻率领左武卫赶往洛阳,寻找到船队的位置,沿途保护他们的安全,朕明日也启程前往洛阳主持赈灾,无忌、茂公,敬德,如晦你们四人随我前去,其他人留守长安,政事以玄龄为首,军事以李靖为首。”
“臣等领命!”
众人领命走出书房,各自忙各自的去了。李世民的这个小朝廷是非常有凝聚力的,商议时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只要李世民最终做了决定,谁都不会多说半句,那怕是错误的决定,他们也会执行到底。
要说李世民能取得那么高的成就,他背后的女人长孙皇后功不可没,两人的感情历史也给予了高度的赞赏,李世民深爱着这个从一开始就陪着他打江山的女人,这不正在前往后宫找皇后分享他的喜悦嘛。
“观音婢,朕来了。”
“妾身见过陛下,如今国有大难,陛下当以国事为重,臣妾这里一切安好。”
“儿臣见过父皇。”
“嗯,你们都在啊,以后有空就多到你们母后这里陪陪她。襄城,到父皇身边来。”
“是,父皇。”襄城很乖巧的走到李世民年面前行了个礼。
“观音婢,朕现在心情大好,赈灾终于出现转机,襄城的未来夫君给朕运来了大批的粮食,如今整沿黄河北上,一路上都在发放粮食赈灾,不日将会抵达洛阳,朕明日也会出发前往洛阳,主持赈灾事宜。”
“恭喜陛下,如果是真的那百姓们就有救了,臣妾现在担心的是他这次到底运来多少粮食,仅仅岭南一地,应该不会有太多的产出才对。”
“朕心里也有这个疑问,不过他既然能搞出这么大的阵仗来,朕还是决定信他一回,此子行事向来未雨绸缪,在这种事情上不会弄假作虚,朕也不管他从什么地方得到的粮食,只要能救朕的百姓就行。”
“陛下心里还是担心他故弄玄虚,所以才决定亲自前往洛阳的吧。”
“还是观音婢了解朕,朕确实担心,以岭南的粮食产出,根本就不足以支撑他如此做,在朕收到的奏折里,他已经放出六十万石粮食了,岭南的情况朕大概也知道,根本拿不出六十万石,他究竟是从那里得来如此多的粮食,船上还有多少粮食?朕心里没底,作不出正确的决策,靠消息传递又太慢,所以,朕才决定到洛阳去。”
“长安到洛阳也不远,陛下决定要去,那就去吧,国事为重。”
“嗯,已经安排好了,明天一早出发,襄城你不是一直不愿意嫁给他吗,朕这次好好的为你考察一下他,有机会也让你见见他,看看他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多谢父皇,父皇不必为我操心太多,父皇让儿臣嫁给谁,儿臣就嫁给谁。”襄城去一个孝顺、乖巧的女孩子,从来不会违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话。
“放心吧,父皇答应你如果他不是个有才能的人,朕就找个理由悔婚。”李世民是个女儿控,虽说襄城不是长孙所出,可襄城的性格、为人,李世民还是非常满意的,自然为不会冷落了这个长女。
“儿臣谢谢父皇,父皇不必如此,圣旨以下,再去悔婚,恐有损天家颜面,还是算了吧。”
“观音婢,你看,还是襄城懂得为朕考虑,襄城,你就放心吧,此子的才华在同龄人中绝对是首屈一指,你先去跟他们玩吧,父皇再和你母后说说话。”
长安城郑家大宅里,五姓的各家代表悉数到场,聚在一起开会讨论对策,崔家是公认的老大,但这次出头的是郑家,所以,这次会议由郑家主持。郑善果作为郑家代表最先发言,“今天就差一点点就成功了,信使要是晚来那么一会就成事了,非常可惜,我郑家做了先锋,已经得罪了李世民,接下来大家议一议接下来该怎么做。”
“据我所得到的消息,此次失败是因为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