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子午春秋>第485章“虽楚有材实为晋用”

完成公务后,令尹子木设宴招待声子。子木在席间问:“晋国大臣与楚国相比,哪国的更为优秀?”

声子说:“晋国的卿士不如楚国(子木听得心里暖洋洋);但是大夫贤明,都有成为卿士的能力。怎么说呢,就像嘉木、皮革,都是从楚国运过去的;虽楚有材,实为晋用。”

子木说:“那么大的国家,为什么要任用楚国的流亡者?难道晋国公室没有公族姻亲吗?”

声子说:“当然有,但是楚材实在太多了,用都用不过来。我听说:‘好的执政者不僭赏、不滥罚。’僭赏则怕赏及奸人;滥罚则怕及于善人。如果不幸失察,宁僭勿滥。宁可使奸人得利,也不能失去善人。失去善人,国家就会变得邪恶。因此《诗》说:‘人之云亡,邦国珍萃。’说的就是国家失去善人的恶果。《夏书》又说:‘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就是害怕失去善人之意。《商颂》也说:‘不僭不滥,不敢怠遑;命于下国,封建厥福。’这就是商汤获得大成的原因。

“古时名君贤臣,乐于奖赏而慎用刑罚,希望用奖赏劝导国民行善。国民行善,作恶的人就少了。统治者在春夏行赏,在秋冬行刑。行赏时会举行盛大的宴会,以显示欢乐;行刑时撤掉鼓乐,贬损饮食,以昭示畏惧。官员们早起晚睡,朝夕处理公务,以恤民生。以上三点都是礼之大节,国家施行大节,没有堕落衰败的。

“但是楚国今日则不然,王室制定了太多的罪名与刑罚,大夫们动辄得咎,不得不逃死四方。流亡者为了谋生,不得不在敌国担任要职,并加害楚国。王室变得不可救药,大夫们也就无法忍受滥刑了。”

子木表示不太明白对方的意思。

声子继续说:“在当年申公子仪之乱中(bc613),析公子边(屈御寇)逃到晋国,晋侯把他留在身边作为参谋。在后来的绕角之战(bc585)中,晋军本来已经准备撤退了,但是子边说:‘楚师轻佻,容易受到震荡。如果多布置军鼓,在夜里敲击呐喊佯装进攻,楚师必逃。’栾书采纳了意见,在夜里大造声势,楚军果然溃逃不能止。晋军随后入侵蔡国,袭击沈国,俘虏沈子;又在桑遂击败了申、息军队,俘虏了楚军主帅申丽。结果郑国不敢南面侍楚,使楚失去华夏的,就是析公。

“雍子的父亲和兄长向楚王误告雍子叛国。楚王轻信谗言;雍子被迫逃往晋国。晋人赐给他封地,又任命他为中军参谋。在彭城之战(bc573)中,晋、楚两军在靡角遭遇;晋军势力孤,本来要撤军了。但是雍子发命说:‘让老、幼、没有儿子和患病的军士回国;家中两人服役的回去一人。简兵薮乘,厉兵秣马;明日列阵,焚烧帐篷;只求杀敌,不求自保。’晋人当天就命老幼军士启程回国,又故意放走楚国战俘。结果楚军连夜逃遁,彭城向晋人投降,回归宋国怀抱。此后楚国在东方失利,令尹子辛也因此而死。以上都是雍子造成的。

“子反与子灵(申公巫臣)争夺夏姬,子灵后来逃到晋国,晋侯赐给他封邑,并任命他为中军参谋。子反促成吴国与晋国建交,教授吴人车战步战,教唆吴国叛楚,又命他的儿子烛庸作为晋、吴联络官。吴子于是伐巢,夺取驾邑,攻陷棘城,侵占州来。楚军疲于奔命,吴国至今为患,这些都拜子灵所赐。

“在若敖氏之乱中,子越的儿子贲皇逃到晋国,晋人赐给他封地,任命他为中军参谋。在鄢陵之战中,楚军在晦日迫近晋军列阵。晋军本来要逃跑了,苗贲皇说:‘楚师只有中军王卒才称得上是精锐部队。如果我军塞井夷灶,在营内列阵,使栾、范族甲首先出战,引诱楚军进攻;中行、二郤之军必然战胜楚军二穆(令尹子重和大司马子反),然后全军夹击王卒,定会取得全胜。’晋厉公采纳了他的方案,结果楚军大败,子反自杀。郑国叛变,吴国兴起,都是由于苗贲皇的缘故。”

子木听得心惊胆战,良久才吐出一口气,说道:“夫子说的都是事实,楚国一定不能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了。”

声子说:“这还没完,今日可有事更甚于从前啊!当年伍举在王子牟家娶妻,王子牟获罪出逃。楚君谴责伍举说:‘都怪你把那个罪犯放跑了!’伍举害怕遭难才逃到郑国,他时常引领南望说:‘我什么时候才能得到赦免呢?’但是楚人却毫无表示。如今他又到晋国去啦!听说晋侯不但要赐给他封地,甚至将赐给他与叔向平级的上大夫官职。如果他再来危害楚国,难道不是楚国的大患吗?”

子木听得大汗淋漓,连连向声子道谢。他第二天便面见楚康王,强烈要求把伍举召回来。楚康王也吓得不轻,他派密使去见伍举,许给他更高的爵位和更大的封地,伍举这才志得意满地返回楚国。

八月初,许灵公来到郢都。他本次出访的目的是请求楚国出师伐郑,以缓解许国面临的巨大危机。许灵公最后放话说:“君王如果不答应寡人的请求,寡人宁可死在楚国!”

当时楚国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楚国两大难,吴子和许男。”正当楚人犹犹豫豫该不该伐郑时,许灵公竟然突发暴病身亡了。楚国人被他敢作敢当的英勇精神所震撼,楚康王说:“再不伐郑,不谷将用什么来取得诸侯?”。

冬十月,楚康王亲率大军入侵郑国。郑国朝野上下喊打喊杀声甚嚣尘上,强烈要求全歼来犯之敌。


状态提示:第485章“虽楚有材实为晋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