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子午春秋>第64章郎之战与恶曹之会

郑庄公在长葛之战后便逐渐淡出诸侯们的视线。他这一生做了很多诸侯连想都不敢想的、直面犯上的事,他建立了比先君桓公、武公更加辉煌的功业。他已经不需要再做任何事来为自己正名了做什么都是画蛇添足。郑庄公感到自己的健康状况开始变差,就把人生最后的时光用在享受生活上。

鲁桓公十年bc702,在郑太子忽的倡导下,郑、齐、卫三国联军与鲁国爆发了郎之战。发生的原因在前面已经说过了。

郑国人派使者到齐国去请师。齐僖公本来是鲁桓公的岳父,但是他认为鲁桓公胳膊肘往外拐,帮着纪侯算计自己。原来纪侯采纳了鲁桓公计策,并在桓公的积极斡旋下,终于成功地把公主嫁给周桓王;纪侯成了周桓王的老丈人,齐国在短时间内是拿纪国没办法了。所以齐僖公想给那个不安分的女婿一点教训

不过齐僖公总算没有与鲁国彻底翻脸的意思,他只派出了一支轻兵帮助郑人助战。为了照顾郑国人的颜面,又不至于把战争扩大,齐僖公又向卫国借了一支军队。诸侯们都清楚鲁、卫的关系,知道卫军就是来做样子的。

鲁桓公对齐、卫参战极为恼火。但是绅繻说,这正是齐侯用心良苦的地方,如果齐侯向宋国借兵,那么这场战争至少要打三年。

敌我双方在曲阜近郊的郎地展开战斗,不过战斗规模不大,场面也不激烈,鲁军损失了一些步兵就退回城里去了。联军耀武扬威地围着郎城转了一圈也各自回国了。鲁国虽然战败了,但鲁桓公还是坚持说当年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不过对错已经不重要了。

鲁桓公十一年bc701年初,郑庄公、齐僖公、卫宣公在恶曹今延津东南举行盟会。郑、卫关系经历了一波三折之后,两国君主再次坐在一起。

这是郑庄公有生之年最后一次出席诸侯大会。齐僖公也知道郑伯剩下的时间已然不多,为了给予那位齐国人民的老朋友以最高待遇,他特别邀请诸侯们的太子和公子们出席本次会议。就这样,郑庄公把他最喜爱的四个儿子太子忽、公子突、公子亹和公子仪都带来了。

郑庄公在大会上见到了齐国太子诸儿、“亚太子”公孙无知、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公孙无知是齐僖公同母兄弟夷仲年的儿子,齐僖公宠爱这个侄子甚于自己的太子,以至于竟赐给他太子的服秩;郑伯由此断定齐僖公去世之后齐国必有大乱。

郑庄公还见到了公子纠的老师鲍叔牙、公子小白的老师管夷吾和召忽,管夷吾的谈吐引起他极大的兴趣;他预言管夷吾一定会成为齐国的栋梁之臣。

郑庄公也见到了卫国太子急子、公子寿和公子朔。他观察到急子面色阴沉忧郁,公子寿一直跟随他左右,不时与他低声私语,好像是在劝解安慰;而公子朔则活脱脱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郑庄公又预测卫国也将发生动乱。

齐国人见郑国三公子对太子忽亲狎有余而敬畏不足,而太子忽宁可一个人独处,也不愿意与兄弟们聚在一起,于是预言道:“郑伯死则郑国乱。”

参加这次诸侯大会的三位君主在两年内全部去世了,而每个国家都发生了巨大的动乱。

三国君主首先进行了歃血仪式,随后举行了规模盛大的宴会。正当大家喝得兴高采烈之际,宴席中突然传来了吵闹和争斗的声音,人们循着声音瞧过去,却看见齐太子诸儿与郑公子亹竟然打成了一团。

原来两位都是那种目中无人、自高自大,喜欢贬低他人、抬高自己的家伙。两人在贬低他人的话题上观点一致,所以聊得非常投机;但是到了抬高自己时便发生了分歧,于是便争执不下。

大国太子当然比一个小国公子见多识广。公子亹的言语便渐渐落了下风,但是他被言语和酒精刺激得面红耳赤,情急之下叫道:“我确实不如你,我又没有和自己的亲妹妹上过床”

这句话犯了齐国宫廷大忌,太子诸儿盛怒之下抓起一只酒爵对着他的脑袋狠狠拍过去,顿时把对方砸得头破血流。公子亹也不示弱,拎起食器泼了对方一头热鸡汤,又一跃而起将他扑倒在地。两人手脚并用,嘴里高声谩骂,就这样滚成一团。

齐侯和郑伯立即制止了这场突如其来的、丢人现眼的斗殴事件。郑伯愤怒已极,以至于他竟然要如果不是齐侯和卫侯劝解的话当场杀死自己的儿子;而齐侯只是声色俱厉地责备了太子几句,就喝令他退下去了。两人马上被送回各自的国家,闹剧结束后大家就当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继续宴饮。

郑庄公回国后便一病不起,五月七日,一代枭雄郑寤生溘然而逝。

郑庄公十四岁即位,在位四十三年。在执政的前二十二年,他一直生活在母亲武姜的阴影之中。直到驱逐了太叔段,他才真正掌握住君主大权。他对臣民仁慈慷慨,对敌人睚眦必报;他打破了周礼的桎梏,把郑国利益放在首位;即便对入侵郑国的王师,也毫不留情地给予迎头痛击;他把周天子拉下神坛,令周王室颜面扫地,开创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崭新时代。

各国对郑庄公的去世反应不一,最特别的还要属周桓王。尽管当时他的一位兄弟刚刚去世,而他又传令全城哀悼三天,但是他在得到消息后却高兴得都要疯了。他立即宣布将哀悼期向后延一天,并在当天举行了盛大晚宴。周桓王便怀着十分愉快的心情,度过了一个沉痛的夜晚。


状态提示:第64章郎之战与恶曹之会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