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仙侠修真>从蜀山世界开始>第17章慈母心凌玉儿

不知不觉,已正值夜半时分。

云白天青,山高月小,明辉四射,玉宇无声。

纪宁望着眼前出落得越发娟好美丽的凌玉儿,暗付:“父母才是真爱,孩子只是意外这句话,落在玉儿身上,当真是名副其实。”

凌浑少年英俊,与乃妹凌雪鸿一母孪生。生具异禀,幼年即慕冲举。至二十岁,乃妹凌雪鸿先嫁与好友白谷逸(即嵩山二矮,日后的嵩山二老中之追云叟),凌浑亦娶崔五姑为妻,均极恩爱,又均向道心诚,慕古人刘樊、葛鲍之风,欲为神仙美眷。不久相约入山,备历险阻艰难,终遇仙缘,成了散仙中的有名人物。

凌浑夫妻恩爱,师父又是一位散仙,不禁婚嫁,为想神仙美眷,永驻芳华,时往海内外仙山灵岳,寻求驻颜灵药。偏生学道年浅,见闻无多,又奉师命,去往大雪山所辟冰壁之内炼一件纯阳至宝。此事繁难,耗时又长,体力纵然不至于因此衰敝,少年风姿却保不住。

凌浑为此发急,搜求甚勤。

崔五姑曾经力劝言道:“恩师已知你这种好胜喜奇心意,虽未禁止,却有徒劳之言,我二人又非世俗夫妻,何必乃尔?你看妹夫就不像你。”

凌浑却说:“他生来矮丑,驻颜作甚?难得你我天生美秀,与别人不同,非爱惜不可。如若能永葆青春,岂非佳话?师父那日明说不久当有遇合,徒劳之言,我也听到,恐系别有所指。你且莫管,由我自去,只要在期前不误恩师使命罢了。”

五姑知他性情,自信甚深,劝也无用,索性任之,自己并不以此为意。

凌浑见状,还怪她不肯出力相助寻访。

忽然机缘凑巧,这日行经云南雄狮岭,巧遇极乐真人李静虚,班荆如故,结为良友。偶然谈到心事,极乐真人笑道:“我昔年也有此想,彼时少年心性,想到必践。为此费了好些心力,经时多年,才将灵药合炼成功,一向留送有缘。现余两小玉瓶在此,恰巧可供贤梁孟之用。”随同去往所居长春岩无忧洞中,取药相赠。

行时告以每份只供一人之用,不可糟掉,否则便有缺欠。

凌浑喜出望外,本无糟弃之理,闻言过耳,并未在意。谢收之后,因为期已迫,立即赶回,告知妻子崔五姑,照真人所传各觅静室,于七日内分七次服食。

天数微妙,事有定数。

修道之人虽能推算天机,但越是局中人越算不出。一任修道之人是法力多高,也只能测知一个大概罢了。何况凌浑夫妻此时道力不高,更是不知后事。

凌氏夫妻入山访道之时,所生爱女年才两岁。因生下来便秀美天成,玉雪可爱,故而取名玉儿。崔五姑只生此一女,又生得这般之好,自是甚是钟爱。

他们夫妻未成道以前,又均有一身极好武功。尽管修道心坚,爱女却不舍托人抚养。凌浑屡次嫌弃带了婴儿,山行累赘。

五姑爱女心切,亦总是力争,言道:“五伦一样情亲,我身为一个女子,与你一同入山访道,不也是累赘么?事有定数,如有缘福,终会有之。难道只许夫妻合籍双修,不许母女一同向道么?”

凌浑拗她不过,只能索性听之。

不料夫妻二人分服灵药之前,崔五姑因爱女近期学会了几样防身法术,年幼无知,常喜在洞外演习,恐生事故。而母女二人又一向同居一室,从未离开过。

她见后洞石穴阴晦窄小,不舍得照丈夫所说,将爱女禁闭在内。起初一任丈夫如何求说,执意不允,借故延宕。

直至等到丈夫凌浑闭关入定,潜往后洞,将爱女放出,仍令其同居一室。

凌玉儿这时已有十二岁,天生仙根仙骨,容姿美秀,人又聪明贤孝。崔五姑打坐之时,便守在对面,照乃母传授入定,丝毫也无妨碍。

崔五姑照着极乐真人的指示,每日调元入定,子初服药。那药半敷半服,原分七份,每份事先用早便备就的灵泉和好备用,各按所需多寡不等。

崔五姑第一日服药下去,立见灵效,不仅是心神灵爽,凡是药水搽过之处,次日皮肤便会光润如玉。

她每日照方服用,到了第七天上。

这日,崔五姑打坐刚完,见爱女正睁着秀目,望着自己。因凌玉儿守着母诫,一连七天,未发一言,只是在乃母对面打坐用功,甚是勤谨。

崔五姑对她本极珍爱,见状越发爱怜,回醒又早了些,忍不住将爱女揽到怀中,亲热慰问。

凌玉儿闻着母亲的气息,心中甚是温暖,笑道:“娘不是怕说话分心么?”

五姑笑道:“闲时谈说,本不妨事,因你素来喜和娘亲热,防止在用功和服药之时打岔罢了。”

绿华又问道:“既然如此,娘和爹爹往大雪山炼宝,女儿也一同随去如何?”

崔五姑爱女心切,怎会舍得与爱女分别。她不许爱女陪同前去,原因有二:一则因雪山冰窟,一闭关二三十年,寒冷苦闷,难于禁受;二则又奉师命,不许别人妄入,怎敢故违。

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将爱女托于至交好友碧梧仙子崔芜照看。

碧梧仙子崔芜为人虽好,与崔五姑的交情也深,但是出身旁门。她预计爱女将来成就远大,虽托崔芜照管,但不愿令女儿拜师从学。

好在双方至交,有什么话都可明言,已然商定,日内将人送去。

凌玉儿依恋慈母,自是不舍分离,每一谈到,便秀目波莹,盈盈欲涕。但知师祖之命,势在必行,


状态提示:第17章慈母心凌玉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