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仙侠修真>从蜀山世界开始>第34章鳌极洞通秘径
并作殷殷雷鸣之声。

他默运玄机一算,方才知晓其中缘由。

这片万古未消的冰原广漠,自盘古开辟地以来,在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中,共有七十二次巨震。每震一次,地形便要变动,一次比一次猛烈,冰雪也会被地底真火融化数十百丈。

到了最后一次巨震,那时世上的人物越多,难寻生息之地,这座神峰便要崩裂,火源上涌,将这方圆百万里的广大冰原,除了西北岳最高之处之外,一齐融化,发生洪水之灾。附近北极的海洋陆地俱受波及,宇内江湖河海,也一齐水涨,只是成灾之处较少。

似这般经过一甲子之后,随着地势高下,区分出山林川泽,水陆地域,再由人类自行来此,开辟这无边沃壤,无穷地利,以供衣食生息之需。

此乃心仁爱,定数使然。眼看似是大灾巨变,实则是为未来的人类造福。

时至今日,现在已临近到了那第七十一次大震之期。虽然冰漠寒荒,人类绝迹,多大的灾变也没什么关系。但是地域辽阔,除人以外的生物连同冰海中栖息的水族介贝,也不在少数。更何况邻近陷空岛一带,四周冰山雪岳环绕,气无比酷寒,另具一番仙景,毁了也觉可惜。

陷空老祖更恐震势过于猛烈,连陷空岛下方的水晶宫阙也会遭受波及。而这类发动自,由地轴上生成的巨变,又不是他一饶法力所能制止的。

他思考了好些日,最终把乾山男约请了来,一同修下表章,通诚吁,为北极亿万众生乞命,伏乞心鉴佑,准其运用法力,消灭灾变。

随即二人合力,在地震未发生之前的数月,一面先把这峰下方的火源开大,先泄地火之势,以免郁而不宣,突然爆发,不可收拾。一面查出在玄冥界附近的震脉来源,不等其发作,先以法力攻穿地脉,使其化整为零,化大为,釜底抽薪,先把地气泄去。

陷空老祖与乾山男二人接连忙了四十九日,当时全北极共起了三百八十余处地震,终日冰坍雪倒,地叱山鸣,震得人头晕神眩,目触心惊。碎冰残雪,直上千丈,满空飞舞,仙禽灵鸟,均不能够飞渡,声势已极猛恶。

到了定数大震之日,自然还要厉害得多。这还是经二人运用法力,未发以前,先将气势泄去十之七八,只有本来的一两层,尚有如此威力。如若是顺其自然,任其到时自发,更不知是怎样可怖的景象。

大震似这般,连震了七日七夜,方才止住。地形全变,冰雪消融若千丈自不必。二人为了保全陷空岛绣琼原一带的美景,同在玄冥界上,以全副神通阻止地震余波侵及界北。一面变移地肺,使震源往东西两头的荒寒之区横逸过去。

惊地撼之下,连与弥冰雪、排空寒浪以及罡风烈火搏斗,苦苦相持了十几,又把那无量碎冰崩雪禁制一处,凝聚出这么一条三千六百里长的铁槛岭,横亘在玄冥界上,才保得陷空岛方圆千余里美景未受灾害。

此举大善,若非陷空老祖事出私心,要想保全岛宫仙府,不是全为生灵着想。否则此举功德之大,已是不可数计,无论他自身将来便有多么厉害的灾劫降临,必然可化为作祥和,无须畏惧。

可惜陷空老祖初心不在于此,枉费了数十日的心力,只为保得宫府无恙,绣琼原上的仙景如初,故而,他此举对于日后的切身利害,并无多大的益处。

秦清雪手指甬路,道:“陷空老祖花费心血,开辟这条甬路,定然决计,长此保留。当时大地震之时,全径决无如此这般整齐坚固,事后必定是此老另用法力修建,将冰雪泥土炼作比铁还坚。以我们的法力强自穿行,未尝不可,但非易事。我们不请自来,借道通行,不便给主人留下残破之处。不过,前方应该还有分歧之处。但凡支脉开始的一段,均是极为坚固,想是留备最末一次大震到来,便于考查循迹,不曾毁去。这类地方施法毁去一点,无关重要,倒是你施法一试,便知为师所言不差。”

阮征不禁失笑点头,颇以为然。


状态提示:第34章鳌极洞通秘径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