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白缨提起酒壶,给刘玄添了酒。
许是憋在心里难受,刘玄也想找个人说话,今日话说到了这里,兴致来了,索性就倾吐了起来。
他把这其中的情由说了,“……我朝官吏俸禄,人均不过三十两,形同佃户,如此之低,要叫上下不贪,谈何容易?”
柳白缨秀眉微蹙,“张瑜张大人就不贪!”
刘玄点点头,说道:“他是特殊个例。不适用于所有。”
柳白缨道:“怎么不适用?”
刘玄冷笑,说道:“大多数人十年寒窗,读书科举,是为了什么?真的是为了为民请命么?”
柳白缨:“难道不是?”
刘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你以为那些读了几本圣贤书的,嘴里说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就真的不追求利益了?那些个贪官,哪个没读过圣贤书。大多数人,学而优则仕,入仕途当官,为的是——升官发财!吴楚官俸极高,尚且要伸手,何况我朝官俸极低?”
刘玄抿了一口酒,“皇帝也不能差饿兵,不让他们吃饱了,谁给朝廷做事?只能睁只眼闭只眼。皇帝没办法。曹党也没办法。清流那伙人,不过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而已,若是现在推到曹党,让他们执掌朝廷,又能怎么样?”
他伸着右手,竖起食指、中指两只手指。“无非两种可能,”弯下食指,“和曹党一样,继续包庇,睁只眼闭只眼,风平浪静。然而,这样的话,他们与曹党又有什么差别?”
柳白缨静静的听着,秀眉紧皱。
刘玄又弯下中指,“第二种可能,党同伐异,大起刑狱,从上到下,把曹党的人都清除了,换上自己人。然而,他们的自己人,就不贪了?无非是赶走了吃饱的狼,又来了饿着肚子的老虎而已。届时,清流也就不清了,就成了新的‘曹党’。又会有新的清流起来。”
……
转眼到了朝会的日子。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曹琳的官袍大袖子里,藏着两份奏本。
一个是关于推行高产粮食的。
一个是关于纳妃的事!
他正要出班启奏,先把皇帝交托的推行高产粮食的事办了。
左脚才抬起,还没来得及跨出,右边的高洁,就率先一步跨出,出班启奏:“启奏陛下,臣有本上。”
刘玄:“何事?”
曹少钦下去,将他的奏本取了上来。
高洁奏说,所说之事,正是进言纳妃。
曹琳愕然,心道:“怎么这么巧?”
刘玄打开奏本看了一眼,对众臣道:“诸卿以为呢?”
曹琳及时出班,取出奏本,微笑道:“启奏陛下,臣与高大人想一处去了。”
曹少钦又下去,将他的奏本取了上来。
曹党与清流的魁首都表态了,百官跟着依附。
刘玄默默的看着,说道:“此事就按制办吧。”
此事完。
曹琳又从袖中取出一个奏本,“启禀陛下,臣还有本奏!”
曹少钦又下去,将奏本取上。
高洁望向曹琳,心头惊讶,暗道:“是什么事?”
奏本奉到了刘玄面前的御案上。
曹琳道:“自古有言:民以食为天。今年暴雨连绵,致使粮食减产,陛下圣明,体恤民生,为此忧心忡忡,……”
他把推广高产粮食的事,说了出来。
此话一出,众臣皆大惊变色!
高洁心头微微一动,想到了那日,曹琳送礼给皇帝,皇帝赐给他的那个木盒。
木盒里,装的就是番薯等高产粮食。
目光微瞥,瞧了皇帝一眼。
暗道:“这是陛下的意思?”
曹琳扒拉扒拉,向众人说着推行高产粮食的种种好处,一个美丽的故事,从他的嘴里讲了出来;一副美好的画卷,随着他讲的故事,浮现在众人的眼前。
[……比如种番薯,]曹琳道:[一亩产量,是谷物的二十倍,更少的地就能产出足够的粮食。富余出来的土地,可以另做它用:搞畜牧,种棉花、种桑养蚕等,可以产出更多的棉布、更多的丝绸、更多的肉食。陛下,臣以为若推行此策,我炎国百姓,将衣食无忧,‘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王道大治,万世太平可期矣!……还请陛下明鉴!]
众人不及细想,直觉上,感觉这个主意真是不错,好处多多,似乎,还没什么弊端。
高洁眉头微皱,暗道:“若是推行此策,提出这个主意的曹琳,势必会得到重用。曹党还将得到重用,岂不与我清流不利?”
一瞬间,清流中人,都想到了这个问题。
周成心惊!
暗道:“陛下的意思,莫非不是什么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是另有深意?莫非就是推广高产粮食?是陛下真有此意,还是曹琳多想了?……这层意思,我怎么就没想到?”瞧了曹琳一眼,“倒是让这个小人想到了!”
无论是不是曹琳多想了,他都感觉这个主意,其实是挺好的!
曹琳话说完。只见皇帝正低着头,看着自己写的奏本,暗道:“不知符合不符合陛下的心意。”
众臣不由的交头接耳,低声的议论纷纷。
曹党中人,震惊之余,面露喜色!
-在此之前,我曹党都扮演着负面的角色。
-而沽名钓誉的清流,却能义正言辞,扮演着正面角色!
-如今,小阁老牛逼啊!
-居然想出了这么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