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观溪一梦>第二百一十六章 天灾人祸

使者出,公子又与众女商量,好话讲尽,思想工作做了一箩筐。车宁心里明白,就算上书效用也不见得有多大,所以也就点头了。

总算是统一了意见,作书言:“有张角者,诳曜百姓,遭赦不悔,稍益滋蔓。今若下州郡捕讨,恐更骚扰,速成其患。宜切敕刺史、两千石,简别流民,各护归本郡,以孤弱其党,然后诛其渠帅,可不劳而定。”

将表快马发与京都,让太尉杨赐签名主发,自己附议。

太尉杨赐当上书说,张角欺骗百姓,虽受到免除罪责的赦令,仍不思悔改,反而逐渐蔓延扩张。

现在,如果命州、郡进行镇压,恐怕会加重局势的混乱,促使其提前叛乱。

应该命令刺史、郡守清查流民,将他们分别护送回本郡,以削弱张角党徒的力量,然后再诛杀那些首领。

这样,不必劳师动众,就可以平息事态。

可是公子没想到的是,在这关键的时候,杨赐却被免职了。

而他的奏章遂留在皇宫,未能实行。

接任者刘陶发现这封联名书信,重提杨赐的这项建议。

刘陶进言说是,张角等人正在加紧策划阴谋,四方秘密传言说:“张角等偷偷潜入京城洛阳,窥探朝廷的动静。”

其在各地的党徒暗地里遥相呼应。

州郡官员怕如实呈报会受到朝廷的处分,不愿上奏,只是私下相互间通知,不肯用公文的形式来通报。

为此,建议陛下公开颁发诏书,悬重赏捉拿张角等人,以封侯作为奖赏。

官员中若有胆怯回避者,与张角等人同罪论处。

可灵帝对这件事很不在意,反而下诏让刘陶整理《春秋条例》。

张角对部下宣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设置三十六方,这“方”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军”的意思。

设三十六个军,大的有万余人,小的六七千,每个军都设立渠帅统领。

他用白土在京城洛阳各官署及各州、郡官府的大门上都写上“甲子”二字。

其计划是由大方马元义等先集结荆州、扬州的党徒数万人,按期会合,在邺城起事。

马元义多次前往京城洛阳,以中常侍封、徐奉等人为内应,约定于次年的三月五日,京城内外同时发动。

这事已挂在眉毛上了,可是灵帝竟然不信其言,更别说当回事了。

事没办成,公子又致信太尉杨赐,说了些身小力微,无能为力,帮不上忙的话,小心赔尽。

从此二人交好,杨赐也给公子引荐了许多有志青年。

大唐国内也不见得好过,当年夏天,中原大旱,流民南下。而江南水灾,巴郡也遭大旱。

公子一面在长沙全力救灾,救济流民,由于前几年有所准备,人员损失倒是没有几个,可粮食作物,减产得较多。

还好,水灾是局部的,问题不大,俗话说得好焊灾灾一片,水灾一条线嘛。

面对这一次灾情,长沙国上上下下均是全力抢救,开仓放粮自是不在话下。

公子又在汉昌开办天岳技校,培养各种技术工人,特别是生产锄、耙、打谷机、风车、水车等农业用具的工匠,进行全面的培养。

按公子要求,每一万人中至少要有一套能生产成品的技术班组。

柳劭睿、黄忠在巴郡也全力救灾,动用军队,有河的地方用水车,没河的地方打井采地下水。

还好,巴郡之地多处盆地之中地下水丰富,有惊无险。

不出一年,两郡都报,每户都有马或牛。

车宁说,不能再收了,没草场可以再加牛马了。

到年底,柳劭睿来表,说是巴郡整体上丰收,各地来投的人源源不断,目前人满,已无地可分了。

公子不信,命人暗中查之,还真是那么回事。

公子问车宁,车宁也说,长沙情况也差不多,这年代,有粮就有兵,上战场丢性命都不在意,更别说让其劳作了。

新到的我们无条件给粮,外面的人口,没饭吃的,第一个就想着投这里来。

这下真的该公子头疼了,总不能明目张胆地去抢地来养人马吧?怎么办呢?

阮远见公子愁眉不展,问其因,公子说清后,阮远道:“我有一个办法,可化目前困境,不知可行不可行,你看看吧。”

公子很无奈,只好依阮远之计行事,让皇帝推行好的农业政策,给天下百姓一口饱饭吃。

遂向帝表:“送水车样一个,并安排数人去教学。”帝收水车之样件,大为好奇,命人试之,封了去教学之人一个小官,将水车留在宫中做园林之用。

小欧哥发回情报,公子听罢,无可奈何,长叹一声,又表:“愿在成都平原和江南推广新种。”

各郡皆以为是唐王要夺其地,联名拒之,并且还编了许多无中生有的罪名朝唐王头上安。

张让联络众常侍道:“唐王远在江南,出兵能打,作为我们可以利用的武力,理应保之,若让其没落了,我们能用的兵就没有了,试问谁会折自己的剑断自己的枪呢?”

众常侍皆深以为然,便齐到圣上面前讲唐王是如何的大公无私,这班朝臣是如何的无耻。

帝听后默不作声,暗思道:若是天下全仗他唐王之名,这如何了得?如此下去,必成天下只知有唐王而不知有朕的局面。

于是拟旨一道,训斥唐王一番,处理完后问张让:“亚父以为朕之处理如何?”<


状态提示:第二百一十六章 天灾人祸--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