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覆清1796>第89章 所与交友,必也同志

与顾德全相处这么久,黎汉明还没见他提起过自己的家人。

听到黎汉明问及自己家人,顾德全勉强的笑了笑回道:“回明王,属下早在二十年前便是孤家一人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听到顾德全这么一说后,黎汉明便不再多问了,而是说道:“军师啊,有合适的你也娶一个吧,咱们反清虽然为了大义,但是小家也不能落下不是。”

“多谢明王关怀,属下会注意的。”顾德全闻言心中一阵感动,连忙拱手回道。

顾德全知道,黎汉明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是对他的尊重;让自己成一个家,也是为自己考虑。

黎汉明见状点了点头,有些话他也只能点到为止,再多说下去容易引起别人的误会。

“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所与交友,必也同志。不知师爷可有听说过这两句话?”成立军政府以来,“大人”的称呼虽然去掉了,但是相互之间的称谓变得有些生硬了。

考虑再三,黎汉明决定把同志这个称谓拿出来。

顾德全闻言想了想,随即拱手回道:““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应是出自春秋时期左丘明的《国语·晋语四》。《后汉书·刘陶传》曰:“所与交友,必也同志。”明王博学,属下惭愧!”

见到顾德全稍加思索后便说出了两句话的出处,黎汉明不由得对他的博学有些佩服了起来。

在古代,“同志”与先生、长者、君等词的涵义一样,都是朋友之间的称呼。

“军师以为,我们在去除了“大人”这个称谓后,相互之间的称呼有没有什么问题?”大人二字黎汉明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不许称呼,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自从黎汉明没再称呼大人二字后,各级官员也跟着上行下效,慢慢改变了称谓。

听到黎汉明问起这个问题,顾德全若有所思的拱了拱手回道:“回明王,属下感觉,相互之间的称呼有些生硬。”

黎汉明闻言点了点头,说道:“大家都为了同一个目标,志同道合的人,咱们不应该相互生疏不是?”

闻言,顾德全若有所思的想了想,随即恍然大悟的拱手应道:“属下明白了。”

点到为止后,黎汉明点了点头交待道:“行了,后天将是我们军政府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体会议,记得安排好,别出了纰漏。”

“是,属下告退!”顾德全闻言应了一声后便告退离开了。

顾德全离开后,黎汉明坐在那里想了想,后天的大会,有些事情该是确定下来的时候了。

至于娶王阿从的事情,则被黎汉明自动略过了,且不说对方那边局势错综复杂,现在的他也没心思放在娶妻生子上。

..........

京师,福乐茶馆。

“和....和大人,一个人在这儿喝...喝闷茶呢?”纪晓岚刚下值,路过福乐茶馆时,晃眼看到了一个熟识的身影,便连忙上前打招呼道。

后世的文学作品中,和珅和纪晓岚是一对欢喜冤家,两人常常拌嘴,希望对方出丑。而现实里,和珅和纪晓岚只是互相尊重的忘年交朋友,并没有太多接触。

和珅和纪晓岚相差二十六岁,晚年的纪晓岚对待和珅的态度就是尽量保持距离,除了不可避免的工作,其他方面都是敬而远之。

和珅年纪尚小便得盛宠,和珅也没有针对过纪晓岚,两个人根本就没有直接利益关系,和珅也没把纪晓岚当对手。纪晓岚是个纯文人,从来都没有妨碍到和珅贪敛财物,所以两人的关系还一直都是平安无事的。

纪晓岚任官五十多年,年轻时才华横溢、意气风发。晚年的纪晓岚却是收敛锋芒,甚至关闭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不爱与人交流,并且还有口吃的毛病。

和珅听到声音,抬头看了一眼,见是纪晓岚,便起身拱了拱手道:“纪大人下值了,请坐。”

纪晓岚也不客气,招手叫了一杯茶水后,便坐在了和珅的对面,见和珅愁眉不展的样子,便问道:“和大人这是有心事?”

“唉,还不是银子的事闹的。”和珅闻言叹了一口气后摇了摇头说道。

见是银子的事情,纪晓岚也不好多说,便转移话题道:“和....和大人,你.....你在军机处待....待了这么些日子,不知有没有心得可传授与我?”

听到纪晓岚这么一问,和珅顿时明白了,笑了笑说道:“倒是略有心得,八个字:大事大约,小事小心!”

“大事大约,小事小心?”纪晓岚重复了一遍后,有些不明所以,便问道:“何解?”

“朝廷大事,都有固定的模式处理,你比如说,西北、山东有灾荒,就派钱粮救灾;西南有叛乱,就派兵前往平叛就是。这些都有前例可查,反而不必大伤脑筋,大约照办就没错了。”

说到这儿,和珅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后接着说道:“如果皇上交办的是小事,那就得小心了,这越小的事啊,你就越得小心。小事往往没有前例可查,律法又没有细则,抓不准皇上的心思的话,很可能就会倒大霉了,所以才说小事小心!”

“原来如此!”听到和珅的话,纪晓岚才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装着不间意间的说了一句:“看来兵部军饷这事儿不好办呐!”

军饷的调拨是户部的事,户部由和珅掌管,所以嘉庆此举不明而喻。

和珅闻言也是心中一动,连忙举起茶杯说道:“和某以茶代酒,先行谢过了。”

纪晓


状态提示:第89章 所与交友,必也同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