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青春校园>官场教父>第643章 交天下友

,万名书迷同时在线在常人的眼中,总是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在王国庆看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交天下友。实践万卷书、万里路、天下友三者的目的,则是为了成大气候。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万人友,创万年业”是早年中国第一代企业家鲁冠球的人生追求。王国庆当年读到这些文字时,就很感振奋,觉得人的一生就应该这样读过。若干年过去了,常青树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仍然屹立不倒,估计大半得益于这句话。想想同时代的狂人牛皮大王--牟其中身陷囹圄,禹作敏狂妄自大,身死牢狱,可谓与鲁冠球有天壤之别啊!王国庆让人查了查,鲁冠球其实学历并不高,他为什么取得那么大的成就,成为中国企业家的常青树呢?这大概与他自己立下的弘愿密不可分。

结合自己的体会,王国庆把自己的追求称作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天下友,成大气候。”这三句话,头三句是因,后一句是果。在王国庆看来,头三句话又是一句比一句重要。

王国庆也曾把自己的体悟告诉给了晚辈了,包括吴天然在内的小字辈都深以为是。

早在吴天放还在山东读研究生的时候,吴天然就把这个理念同他进行了交流。

听了吴天然的话,吴天放当即就说:“二哥,这四句话总结得好。我也有这方面的想法,苦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词,这下算是豁然开朗了。这四句话,正是我一生的追求。”

吴天然说:“好,好,但愿你真的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天下友,成大气候!”

吴天放说:“二哥,你就放心吧!我虽然当不了大官,但我总可以成为一名大画家的。二哥,你就走着瞧吧!”

后来,吴天然写了一篇小文章,并通过信箱发给了吴天放。文章不长,全文如下。

读万卷书。学校学习虽然主要就是念书,但一个学期下来念的就是那几本书,知识面非常狭窄。读万卷书能拓宽视野,对素质培养大有脾益。今天,虽然有电视,有网路,书的作用也是不能代替的,它是主要的智慧载体。

万卷书怎么个读法呢?要根据自己的目标,自身的情况,有些精读,有些略读,有些浏览,有些只需要翻翻目录,有些只需看看前言……绝不平均用力,也不走马观花,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有所控制地读万卷书,建立起自己的最合理的知识结构。

读万卷书较好理解,行万里路人们就不够重视。行万里路,可以得到读万卷书得不到的很多好处。“纸上得来终觉浅”,“百闻不如一见”。书上看到的,只算是“闻”,而行万里路,则能够“见”,效果大大胜于闻。眼见为实,眼睛看到的事实更能给人以触动,亲身经历的东西更能够影响心灵,从而观念变,见解变,头脑变!我们应特别重视培养社会性,绝不能呆在书堆里练本领,练素质,要深入社会,广泛了解社会。行万里路,有其不可替代的学习效果。

游学,这是自古提倡的。游学可以做调查研究,了解风土人情,把握社会心理,掌握社会客观实际,学到书本学不到的东西。今天就是旅游,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如果有学习目的地旅游,效果就更大了。这种游,不是带着几千块钱舒舒服服地去玩,而是要去锻炼,像那样不带分文,对自身的锻炼作用就更大了。

某大学在暑假开展了一项训练:把大学生放在陌生的城市,身无分文,独立生存10天。经过严峻的考验,他们都感到在素质上脱胎换骨,其收获远非读几个月的书可比。这就是真正的素质学习!

交天下友。这不仅能够增强社会性,培养沟通能力、交际能力、合作能力,更重要的是,人就是活的资讯载体、知识载体、智慧载体、优秀素质载体。多交朋友,就会多一些资讯,多一些成才的机遇,多一些读书得不到的收获。一个人,所有的关键机遇都可能是朋友提供的(这种提供或者是直接的,或者是间接的)。

一位诺贝奖获得者瓦勃格指出:“一个年轻的科学家,一生中最重要的就是跟当代的科学巨人进行个人接触。”李鸿章如果没有投到曾国藩的门下,那他就不可能有后来那样的发展空间。诸葛亮如果不交司马徽、徐庶,刘备就不知有这等高人,也就没有三顾茅庐,没有诸葛亮的大展鸿图了。

即便朋友不能够带给你什么机遇,但与朋友聊聊天,也能够开拓视野,扩大自己的情报、智慧来源。一些政治家虽然很少读书,但他们周围有许多具有丰富学识的朋友,只需30分钟的时间,便可听完10本书的核心内容。

日本前总理福田纠夫是个了不起的“经济通”,他曾直言不讳地坦白秘诀,说:“我的学问全是用耳朵学来的。”可见与朋友“聊天”是何等重要。甚至有时候,真的能够取得“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效。自己有些糊涂的事情,听了朋友的一两句忠告,也许就会顿开茅塞。

朋友,对于塑造自我、修炼自身的作用同样很大。朋友会对你产生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朋友,朋友对待人生、事物的态度都会影响你、改变你。朋友,对一个人的素质影响确实很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与益友相处应当是一种对修身作用很大的“隐性课程”。

交朋友,特别是交学友,对学习上帮助也很大。肖伯纳说得好:“倘若你有一


状态提示:第643章 交天下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