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青春校园>公主嫁到>第三百三十四章 提议(上)

一般而言,百姓的观念还是停留在男孩子骑马狩猎,女孩子则学习女红上,对于诗,识得几个字足矣。若是再贫苦一些的人家,甚至女孩子是连字都不需要认识的。

这样的情况让舞惜听了满心担忧,在她看来,一个民族若是没有自己的文化,注定是不能长存的。虽说历史上无论是哪个朝代,都最终会经历灭亡。哪怕像是盛唐这样的鼎盛朝代,也不过两三百年的国祚。可是,她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将乌桓的历史经营得更长久些。否则,无论你的军事能力多么的强大,也是不能持久的,比如元朝。

舞惜的担忧在舒默看来也是一件大事,舒默自幼受阿妈的影响,也深深地认同文化的重要性。每每和舞惜说起这个事,也是语带忧虑。

舞惜将这个事放在心上,想了好几日,觉得这个事上,若是想要温和地改变这些根深蒂固的思想,那么不知道要等多少年。所以她还是觉得可以适当地采取一些强硬的手段。

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给舒默,舒默听后,沉吟了片刻,方才说:“你是说每一个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必须进私塾?”

舞惜点头:“我想了许久,若非如此,大概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舒默摇头:“你有没有想过进私塾是需要钱的,那么大的一笔开销,不是每个家都能负担的起。”

“嗯,这也是个问题。”舞惜听了沉默了一会,突然转过头去,问,“那么,可不可以官办一些学校?有朝廷或是各个部落来出钱,这样就可以实现所有的孩子都能识字读的目的了!”

“朝廷和部落出钱?”舒默说,“这可是笔不小的开销。”

舞惜点头:“是,但是只是需要孩子们完成浅显的识字、算术,以及道德和礼义廉耻的学习。在我看来,之所以原来百姓中没有这个观念,也是因为私塾的昂贵,不是每个家都能承担得起。所以渐渐的,人们就看淡了这些,但是一旦有朝廷和部落出钱,我相信百姓是会改变观念的。”

“你继续说。”舒默有了兴致,舞惜在很多问题上的确很有想法。

舞惜接着说:“到时候,若是有特别优秀的,朝廷可以继续培养。可以更广泛地进行科举考试,就像是大秦那样,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朝廷选贤举能。”

舒默点头,乌桓也有类似的科举制度,只是不像大秦那样,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乌桓暂时是实现不了的。因为私塾只有少部分部落首领或是尊长家的孩子才能去读。所以参与考试的,也都是些贵族之后。若是如舞惜所说,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去读,那么以后也会有寒门学子成为朝廷重臣。

舞惜笑着说:“自古就有‘刑不上大夫’的说话,我们还可以采取更多的办法,让百姓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读、考试。比如秀才可以免除差徭、见到知县可以不跪、地方不能随意对其用刑等等。”顿了顿,她说,“当然,这些只是我自己想的,具体的操作上,你还需要和大臣们仔细商议。”

听到后面,舒默已然抚掌而笑:“舞惜,有你在身边,真是长生天赐福于我啊!”

舞惜的建议,后来被广泛采纳,舒默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完善的办法。这些政策在乌桓方面得到了百姓的一致拥护,很好的执行。以致于渐渐的,再没有人会嘲讽乌桓人为蛮子。当然这是后话了。


状态提示:第三百三十四章 提议(上)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