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三国之凉人崛起>第九十五章 落针可闻

“北地都尉窦良,原为长城戍卒,把守边关十余年,为人忠勇。臣来洛阳时本打算将其一同带来,无奈其一心为国戍边,其人精通与鲜卑作战,若为北地太守可保一郡,北地不失,怎羌人与鲜卑人无法沟通,窦良可安外。

陛下您命议郎傅燮任汉阳太守再好不过了,不过凉州刺史的人选一直不太合适,凉州已经得了重病,不下猛药是不行了。左昌侵吞军费,目无王法,宋枭一介书生,不知军事,耿鄙人如其名,逼出更多叛军。敦煌人盖勋,为人廉洁刚正不阿,曾被十倍叛军围攻视死如归,叛军被其感动而送还州府,可为刺史。这样,至少可保二郡不失,汉阳背靠陇关,进可攻取金城,退有太尉亲率王师于三辅,当可寻机反攻凉州。”

“陛下,我朝自古便有三互法,马将作举凉州人为凉州刺史,若是无心便是无知,若是明知而举则为不法!”

“马越狼子野心,其举之人多半为其故吏袍泽,此举大为不妥!”

马越的话还没说完,朝堂上便一下子嘈杂起来,甚至有人说他举自己的亲信,意图将凉州纳入马氏之下。简直字字诛心,马越环视左右,他不知道自己从何时开始让这么多朝堂大臣看不顺眼,或许他们不单单是冲他这个人,只是因为此举确实不妥。

可马越不知道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办法能挽救凉州。

“将作大匠简直大胆!有人说你安插门生故吏……你有什么想说的啊?”

刘宏坐在皇榻之上,手抚几案身子向前倾着,脸上的笑容中带着寒意问出这么一句,马越有些放肆了。

“陛下,请您听臣说完。”马越向左右拱手说道:“诸位国之肱股对凉州兵乱有何良策,若可优于在下,请您先说,若没有,请待在下说完,倒是便是治罪也罢了。”

眼见刘宏微微点头,马越躬身说道:“我大汉良将辈出,凉州之患若非瘴气作怪,陛下随意点上几位将军便都能将叛贼枭首,然凉州民风彪悍,兼之易守难攻,臣建议内外共治,太尉于外将兵,盖勋于内治政,至少能将叛贼压至金城。若说挑选将领,凉州也不乏敢战之士,若是盖元固张榜征兵,云从者众。”

突然,大殿前排走出一年过半百头发花白的老者拱手道:“陛下不可,到时领兵者俱是马越宗族子弟,怎能不察便举?不知人品德行,手握兵权岂不是更大的灾祸,只怕到时灭了叛贼,再出叛乱!”

老者为三公之一的袁逢,也就是袁绍袁术的父亲,凉州刺史中的宋枭杨雍便曾是公府故吏,马越这么了然的批评刺史无能,不也正是在说公府肮脏。况且这事情确实不合情理,老大人当然要站出来说句话。

“难道就放任凉州边患,有才者不可举,无德者为刺史吗?”马越对刘宏拱手道:“陛下,左昌、宋枭、杨雍、耿鄙。不能说他们四个都是没有才学的人吧?可为何他们无法平定凉州的叛乱呢?因为他们不知道凉州情况,不识忠良。若您举一位对凉州有所了解的刺史,凉州兵势即刻便能攻守易势!”

“滑天下之大稽,只有将作大匠认识的人才是忠良吗?”

这是一位议郎的声音,朝廷如今有太多议郎了,马越都认识不全。这一句话确实噎到了他,他能说什么呢,他有些高估自己的影响力了,也一直以来都是被举荐的哪一个,现在,恐怕他还没到能举荐他人的份儿上。

“将作大匠先下去吧。”刘宏摆了摆手,“傅燮,你跟朕说说,马将作说的举你为汉阳太守,北地人窦良为北地太守,敦煌人盖勋为凉州刺史,你觉得对战局确有帮助吗?”

自从那一次朝议上崔烈上书弃凉州被傅燮骂了个狗血淋头,刘宏就对傅燮大加青眼,这种青眼不像马越,而是看见真正的贤能之士。

“陛下,臣且不论自己,盖元固在凉州多有声望,曾与叛军接战至最后一人,侥幸未死仍旧为国出力,不断地出击叛军,这样一位忠君之士在刺史耿鄙上任不久便辞官,臣觉得可以表明一些了。而北地窦良有多少战争才华姑且不言,就其为我大汉戍边十余年不曾踏出北地郡一步,其人对大汉也是足够忠诚的。的确,或许戍边老卒的身份是不配在这个朝堂上提起的,这种为了大汉不惜一切的边军将士,也许做梦都想不到他们的名字有一天能被陛下听见。”

“或许诸卿与陛下都觉得马将作所举二人俱是其亲待好友,可臣要说,在凉州马将作还有两位兄长,其大兄腾,此前仅仅是一县之尉,阻击叛军亲率骑兵偷袭斩获升任军司马,其二兄宗,臣曾有幸于北地一战见过一面,其人可挥舞八十斤斩马大剑,冲掠鲜卑军中无人能挡,所向披靡,而其如今仍旧是一介白身。陛下,马将作只怕比殿下所有大臣都要了解凉州,了解羌人。他自家兄长许多年都以砍柴为生,甚至就连将作大匠年幼时砍柴遭狼险些死于荒山。可他没举荐过他的兄长,他不是任人唯亲的……”

“陛下!”

“闭嘴!”有议郎正要答话,傅燮一声暴喝,似乎他已经习惯了在朝堂上咆哮,一个六百石议郎愣是被傅燮当出了三公九卿的威风,吓得那个议郎缩着脑袋闭上嘴,傅燮拱手对刘宏说道:“陛下,我知道他们想说什么,马将作资历浅,门生少,似乎不配在朝堂上举荐别人,可臣要问一问,袁公之子二十岁不见寸功便任长水校尉,马君不妥之处只怕要比路中悍鬼要少的多


状态提示:第九十五章 落针可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