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明末英雄>1270.第1270章 决战莱茵(八)

西法联军在进行包抄突击的时候前锋部队的进攻面积不算太宽,这也是防备可能遇到拦阻。数万人的大军展开多路横队,突击方向不过一千码左右。似乎类似于当年克雷西之战时法军的队形。不过克雷西之战的地形条件十分有利于守防。而在这秋天的莱茵兰附近,根本不存在那样的地理障碍,整个大军能够以比较快速的速度展开前进。

可是当新军主力部队的火力展开的时候,二百多门各个方向上射来的定装线膛抬炮在短短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就利用事线填装好的弹药打出了四轮火力。而旅属加强炮营和各营群的加强炮连百余门火炮则在短短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内打出三百多发炮弹。身管炮弹不少是从比较远的方向上发射过来的,所以并不像线膛炮抬炮那样准确,不因为一个野战炮连距离较近的缘故还是把六十多发炮弹打入到了逼近过来的敌群之中。

不算近距离的火力,仅仅是这些战线上在短时间内展开的远程火力就在有限的战线范围内短时间杀伤了两千左右逼近过来的敌军。

如果从南北两路向封锁线逼近过来的敌人都是波兰翼骑兵那样的精锐,那么这针对第一横队不过一成左右的远程火力杀伤显然不会构成什么影响。可是不论此时的西班牙还是法国,都不可能把近两万人那种级别的精锐集中于此。就像对付其他一些势力的正规武装那样,一成左右的杀伤就起到了有效遏止西法联军突破性进攻的企图。

抄突击的西法联军在铜墙铁壁般的封锁线火力下大概超过四千人伤亡于猛烈的炮火之下。这些火力造成的杀伤往往死亡率极高,把人也打的惨不忍睹,一下就遏止住了敌军前进的脚步。

不过,兵力规模不算小、精兵规模也不算少的西法联军在最初的进攻遭受挫折之后并没有因为千人为单位的伤亡放弃进攻。因为不少人已经开始意识到:这极有可能是远征而来的强敌设下的一个陷阱,队伍必须迅速突围。

各队的精锐纷纷集中起来,南北两路累计规模多达四万人左右的骑兵展开了向进攻方向之外两侧的包抄性攻击,似乎寻求其他方向上的突破。

这四万多骑兵则分成三十多排横队以连绵几里之远的纵深展开了向南北累计四里左右宽度上的进攻。并且还有更多源源不断的骑兵在后方集结起来准备随时投入到前方加强攻势。

同时:南北两路的步兵集群在第一横队遭受失败之后也迅速撤了回来,有一定活力和战斗力的后备队展开了进攻。

在此时,腓力四世与李峰等人的心也开始骤然间提了起来:如果这次大军主力的进攻再次碰壁的话,就说明新朝主力部队已经在昨天夜里构筑了一道坚固的包围网,参战联军主力大部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了。

远方沿着秋风的方向又开始响起了密集的铳炮声,似乎还夹杂着人马的撕鸣声,让腓力四世与李峰等人的心不由的猛然间沉了下来,也感觉到一阵的后怕:幸好核心部队的很大部分被带到了更远的外围,不然恐怕真的后果不堪设想。

包围圈内展开突击的西法联军南北两路骑兵纵队没有多少疑问的再一次碰壁了。连绵不绝的中远程火力不仅仅再次杀伤了五六千名进攻的骑兵。在精锐部队逼近到近距离的时候,同样遭到了坚固防线上新军主力部队第五师群三旅四营群与第七师群一旅一营群密集的待发铳炮与重手榴弹火力了。在累计遭受了上万人的伤亡损失之后,西法联军终于认识到了残酷的现实:很有可能一条隐隐的包围网已经形成了。

灰心丧气的敌军终于做出了决定:全军主力二十多万人集结起来,并向北面展开突围。直到现在,还是有人不敢相信那些远来的新军主力部队能以明显比联军兵力投入更少的人数在这么广的范围内仓促构筑起严密的防线,不过在短短一个多小时大半个时辰之后,敌人显然失算了。二十万人左右的主力大军又遭到了十多里外北面暴露出来的新军主力部队从远到近各种火力组成的严密封锁线,激烈的战斗虽然再一次爆发,不过除了在封锁线面前流下了三万余具尸体外,敌人的进攻没有取得任何收获。

这连续几次的试探性进攻,包围圈内的二十四万西法联军一共伤亡损失了近五万人的兵力,其余的队伍也开始感觉到了绝望起来。甚至还有的人提议向新军主力部队投降。

新朝远征部队这一路上来的作风还是让敌军放弃了投降的打算。两万左右的西班牙新军终于打算暴露出自己的实力,并配合外围的队伍展开一次集中突破。

因为很显然:如果再不动用家底部队,整个联军就有可能丧失与远征部队主力继续交锋的勇气了。

时间临近中午的时候,包围圈内外的近三十万敌军终于做好了展开全面进攻,一举打破新军主力部队封锁线的准备。

在展开进攻的时候,规模庞大的敌军先是进行了一次佯动,随后以规模庞大的七万人规模的主力骑兵在另一个方向上从北线包围圈南北两路展开了夹击进攻。

法军的骑兵冲击在最前面,而西班牙新军主力部队在队伍的后面以掩蔽自己的武器特征,准备集中四万线膛火器精锐给这些似乎战无不胜的敌军展开一次决定性的突击。

最一开始的局面和之前的战局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不管是步兵还是骑兵,在拥有工事掩体掩护而且兵力密度也算不上太稀薄的新


状态提示:1270.第1270章 决战莱茵(八)--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