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明末英雄>174.第174章 再战水泊(二)

虽然小船被击沉了不少,但拥有放水包装的重臼铳却大多被集中到了剩余的船上,还算尚能保持战战斗力的二十多艘小船上的二百多名战士及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内向敌船射出了近两千支填装好弹药的铳臼铳弹丸,主要瞄准的目标不是车轮船的轮子就是敌人船上暴露出来的射孔乃至人员大致所在的位置。

因为很显然:四千焦尔仅仅不过是质量合格的大号抬枪级别威力的火器,哪怕对十几吨的河船也没有把握应付水线处的压舱物,只能以透过船板的人员杀伤为主了。

虽然在长期的压制下船只损伤过半,人员近半落水,伤亡也不小。但自开始的选拔和一年多的训教还是发挥了巨大作用,在绝境中大部分战士依然谨记望山的作用和射击敌船时的目标选择。

这时代的大多数水军虽然往往有这不错的小团体凝聚力,但并无陆战那样的承受严重消耗的觉悟,更别说近两成四百人上下的伤亡下即便是这时代的陆战精锐也极有可能面临溃败了。

见到这些水上的残兵败将在这样的情况下都能发挥出这样难以想象的火力,又见到远出河口处乃至自己的南面又有源源不断的小船群敢来,即便是最冒险的军官也再也不敢恋战了,不等负责指挥的旗船下令,纷纷向南逃去。

第一轮填装好的重臼铳弹药打光之后,二十多艘小船上的火力一下就委靡下来。周松的心又一下紧张起来:如果敌人的水师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精锐,指挥也得当的话,即便能趁着突袭杀伤不少敌人自己和这些战友们也及有可能覆没了。

只不过这运河之上的水师又怎会有这样的觉悟呢。

已经站在船头的刘洪涛一直沉默不语,张海的心情也有所沉重。虽然说在水泊上测试水战的先遣船队算是勉强独自取得了胜利,但代价的巨大乃至过程的危险却是以前没有预料到的。如果敌人的水师稍稍敢战一些,那么就会面对巨大的变数。

“我们还要南下么?”有身边的核心弟子向张海问道

“这一仗结束后我们继续南下徐州直至镇江对岸!看看长江上的岸炮的表现再说吧!”张海这一次却下定了决心。

近八百艘小船分成几十队,在水泊与运河的北口处从四面八方向残余的敌船队围拢过来。但即便如此,因为双方船速乃至掌船水平的不小差距,将大部分残敌围困起来多半还是靠了先遣交战船队的巨大功劳。

猛烈的弹雨从四面八方准确的袭来的时候,大部分敌船都决定投降或跳水逃亡。毕竟张海等人这些只靠桨划的小船航速并不快,对于那些有一定水性基础的人来说落水而逃的概率不像在大船队或帆船队面前那样渺茫。

两千多人中多多少少还有一些悍不畏死之人,见到逃亡的希望渺茫便打算通过潜泳的方式逃过这些看似并不算大的小船队的封锁线。

幸好战士们大多在陆战训练中做过分派任务轮流射击开火的训练,每当敌人露出头的时候,不轮是在远还是在近处都会遭遇到十余支装好弹药的臼铳集射。初速高重量轻的的鸟枪弹不一定能穿透足够深的水面,但二斤轻臼铳发射的如弩箭一般初速的弹丸斜落入水中后却能穿杀几米之远。

还有极个别优秀的“水鬼”水然能够顶翻其中个别小船,却逃不过友临船只负责掩护的火力。

围歼水泊上明军四营水师的战斗持续了两个多时辰之久终于在午后左右结束了战斗。还是有约三分之一抛弃了装备辎重的人跳水的人最终逃出了小船构成的包围网,三百余战死,包括数百伤兵在内的近千人做了俘虏。

虽说这一仗哪怕不包括俘虏在内的伤亡比也算是占优,却给之前曾经十分自信的张家队伍提了个醒:就算有绝对的战斗力优势,没有陆炮的掩护、也没有足够的帆船乃至能够有效操作帆船的人、在水上与敌舰交战依然是一件极为冒险的事。

“这些俘虏我们留着么?他们根本不够投诚受降的标准,甚至连抵抗中的不少做法也不达标,按照我们以前的规矩:军官一个不留,士兵中凡是以前的甲兵一个不留。其他人遣散,少部分留用。”有负责水战指挥的军官询问道。大部分弟子们的看法是这个险些造成庆云以来新军最大败仗的敌人没有必要客气。

张海起初也是这么想的,但在交战的过程中却改变了想法:“以前我们势力单薄,敌手众多,也没有消化大量战俘的习惯。水营的敌人我们暂时没有必要那么严厉,甄别出官兵并分离即可。对于水师军官和士兵的原则,应该同以前倒过来。”

很显然:陆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在于士兵乃至基层官兵的士气和训练,水师的强弱却在于军官乃至整个队伍的纪律性。相比优秀的海盗或近代海军,这些水兵营的军官不算合格,士兵也不算有纪律。但是其中懂得基本操帆乃至有一定出海经验的人却是自己的队伍所需要的。同时,也需要为近后可能对自己其阻碍作用的敌水师一个提醒,防止敌水师在抵抗中带来更大的困难。

如今队伍上的家底已经比当初雄厚了许多,对于从这四营水师身上缴获了军辎火器已经没有多少人像以往那样看重。但这可以直同自己根据地又可直通江海的十几吨排量级别的“大船”却是队伍上一笔不能忽视的财富。这个级别的船只在大海以外的水战中至少可以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火力平台。

“有多少艘船可


状态提示:174.第174章 再战水泊(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