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明末英雄>179.第179章 扬州攻坚(二)

扬州知府刘铎虽然依靠新安商人的支持筹集到了足够银钱,终于说服了不少战兵营的参将们。在军中募及了几千名年纪不算轻但却有一定底子的老兵夜袭敌营,因为在北方各营中早就有传言:朝廷陆师官兵如果被俘,那些年纪稍长一些的中年甚至大龄青年活命的希望渺茫。

“贼人以前往往能以少胜多所依仗者,一曰坚甲、二曰众多已装药弹药的连射火器、三曰强弓、四曰利炮。前三样现在的我们这些军中的先锋都已经不再缺少,全军大半的仿制臼铳都在你们手中。你们中的不少同贼人一样也能够使用优等的战弓,还有不少是打行练家子出身,在夜战中没有什么可担忧的,同时在进攻前:城头上我军还会配合你们的进攻。”跟随北边儿的败兵一起退入城中的卢象升鼓舞士气的说道。除此之外还向这些军士们将到:城外的贼人虽然可能有七千到一万之众,但因为猖狂而目中无人的在没有多少水师骑兵的情况下分兵围城,集中一点的攻击却能够拥有足够的兵力优势。

他知道,这四千多名十万大军及城中十万青壮中挑选来的人,人数比例虽然看起来不大,却是下了相当大的血本,显示了扬州知府坚定的守城决心。

为更近一步的做足准备,同时也为可看一看拥有众多兵力之敌的决心,张海等人并没有像以前的攻坚战那样在抵达的当日就展开迅猛的进攻,而是让各排士兵展开充分的轮休以应付可能持续时间更长的作战。

“扬州城北面除了有正面的北门外还有镇淮、广储、便益三门;城西有通泗门;城东有利津门、通济门;南面除了正面的南门外还有安江门及便门。围困这十座城门,除了我们做为主力的近卫第一营群仍然在正面的北门准备展开进攻外,其余各部队由三百三四十人包括战勤人员的加强连群及类似规模的炮兵及辎兵组成七百人组成的营群负责防御。这样算起来,因为我们每个加强连配合各种辎重炮兵后的兵力多达七百人,又至少拥有八门九斤弹青铜炮和两门臼炮,加上强有利的步兵火力,封锁住敌人的城门问题不大。但是我担心在兵力微薄的城西通泗门附近,敌人仍然可以从城墙头下城集结兵力。”一名核心弟子在黄昏前的备战会上说道。

除了有绝对的把握,张海很少直接下达自己的看法,但不少弟子却已经都知道:很多情况下,一些弟子的看法往往就是师傅的看法。

“近卫营青州城外的两次大战都是承担主力,伤亡损失不小。第四营群只是在家门口附近负责清理残敌,几乎没有什么损失。黄昏后,就让近卫营群分出一个连群负责便益门,由负责原便益门防御的第四营第二连群潜伏在城西南负责监视城上敌人的动向吧。”很少在这样的会上发话的张万勇忽然提议道。

城内明军的反击果然选在了城门最少、城外张家新军相互呼应兵力也不多的西门。亥时刚至,扬州西门城楼上的明军便开始不断向早已瞄准好的距离城门很近的通泗门外的第三营营群四连群的营垒处展开了射击。

几十门铳炮和十多架投石机接连发射的上千枚炮弹和石弹有不少砸塌了简单的壕沟崖孔及简单的备覆盖,十多名战士在敌火力下伤亡。但是当城门大开,城内的大军准备蜂拥出城的时候,迎接敌群的却是早已瞄准好目标八门分成两拨接连展开射击的九斤弹青铜炮。

在急速射之下,几乎每十秒左右的时间就有四发炮弹在一百五十步左右的距离上准确的直射在城门处的地方,每一轮开火都能打出十多米至二十米深的血肉胡同。拥有众多兵力的敌人在八门重炮准确而猛烈的射击下却根本难以从城门处冲出。数分种内的十数轮火力下伤亡了近千人之后只得放弃从通泗门处直接展开夜袭反攻。

而与此同时,几里之外张家新军防备比较薄弱的扬州城西靠近城池西南的地方,上百条绳索在百步左右的城头上轻轻的抛了下来。全身披甲整齐叼着木板以方有人出声的城内精锐们仅仅在月光和微弱城垛内火光的照耀下分批逐次下了城,并利用早已准备好的浮具渡过护城河在扬州西南外集结。

虽然这些年纪已经不算小的“精锐”们似乎并没有十分严格的纪律,仍然有不少低声的交头接耳,但不少人却相信这样的动静至少在百步以外是根本难以察觉的。

正在此时,正部署在扬州城西西南附近的张万勇亲自带领第二连群的部队潜伏在用了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已经开辟好的潜伏掩体内,当然发现了城头处的一样。

“我们要对那些人展开阻击么?”一名负责通信联络的人员问到。

“他们的目标不是逃跑就是攻击通泗门外第三营的连群,通泗门外的连群拥有一整天时间构筑起来的营垒,我们可没有这个条件。夜间贸然接战没有必胜的把握,等敌人展开对第三营群的进攻我我们再从侧后袭击敌群不是早就商议好的决定么?”张万勇说道。

再次向坑外的人传达完作战安排后,张万勇感觉早有些躁热难耐,在一处战士们临时挖开的掩蔽坑内将身边一名白嫩娇小的“卫兵”压在身下抚摩亲吻起来。那女子当然就是同新婚不久的妻子容怜的一同被纳入张万勇营中的女子李水瑶。李水瑶虽然只是是个二七之龄的初春少女,拥有的经验却从不缺乏。纤细的双手一手抚按着张万勇后脑处的经络,一只小手以恰倒好处的力


状态提示:179.第179章 扬州攻坚(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