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明末英雄>346.第346章 漂雷之险(二)

旗船附近是携载张海及其随身亲卫乃至亲卫连的十二支小船,除了有所扩编的大概一百二十人左右的亲卫连外,还包括每船约八人从水师中挑选出来的动力水手。可以使整个小船在拥有足够机动力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以强悍的火力在水面上展开作战。这些负责踩踏动力的水手不仅有着惊人的体力,在燧发排枪火药填装乃至战斗中的心理素养表现方面也是水师历次作战中经过考验的优秀分子。

为了应对除了敌人小船以外的各种威胁,除了每名亲卫连官兵至少十二支精钢制造的五管燧发排枪以外,还有以火药做为发射动力的“燧发排弩”能够把重达110克左右的全钢制做的重型弩矢以百米每秒的初速发射出去,威力不逊色于某些小型的三弓床弩了。这些全钢制做的弩箭在火药发射的情况下因为缺少箭羽,三十步外箭身就会因为空气阻力而歪斜,有效射程不过二十步三十米左右而已。但这样的箭支在入水后的威势将丝毫不减,能够穿透十几米的水层有效的杀伤目标。

与此同时,亲卫连队的每艘船上还配备了以弹簧钢制成的精制重型火枪,能够把一百五十克重的铁弹以超过音速般的速度发射出去,完全可以如同小炮一般杀伤大船或者拥有厚重防护大船船板下的敌人。

远处顺流而下的湖广水军规模庞大的身影越来越清晰,距离似乎已经逼近到一里左右的距离上,新军船队已经停滞了前进与江水保持同步逐步沿着两岸后退,只是微微调节以保证正面迎敌,除了最大限度的避免漂雷的威胁。

当敌人那在江中央连成一线的密集小船群距离旗船附近亲卫连所在的小船群不过二百步大概三百米远,双方大船之间的距离逼近到四百步左右的距离的时候,随着旗船上负责指挥的周松李峰等人按照预定作战方案以炮声发出信号,张海感觉到己方后面的大船上一连串的船头炮向远处的敌军大船展开了射击。

两个半旅一共一百二十门中重火炮对于地面部队来说已经显得火力配置很猛,可是对于哪怕够不上风帆战列舰标准的内河大船来说,在拥有双层甲板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把六门火炮集中部署在船头向敌军开火。

长江中游的水流速度似乎比运河上略快,但初夏时节的江中也不过如同散布一般的速度。风浪远不能同海上相比,再加上新军铜炮的性能远优于大部分时候的西方风帆战舰,因此在一里半的精度上面对如墙一般的敌舰一轮一百二十发炮弹的齐射也有数十发炮弹能够命中敌舰。

链弹显然无法把炮弹发射到那么远的距离,因此第一轮的炮击仍然以实心炮弹为主。中重火炮对舰射击时的杀伤效率果然要比对冷兵器时代的地面野战队列时开火时小不少。

连续三分种的时间内二十四艘新军主力战船以单方面的射程优势打出千余发九斤或十三四斤左右的重弹,大约有六百余发炮弹命中了密集如墙一般的敌舰。大部分命中大船的炮弹不是从非要害的部位穿过,就是带着四散的木屑碎片从敌船舱的头顶上挂着呼啸的风声掠过,不过命中人群密集的要害部位的一百数十发炮弹却接连不断的造成各船累计六七百人的伤亡。

尽管湖广水军船队及船上携带的兵力规模庞大,还是引起了一阵的轮换,百余艘规模主力船队的顺流东下的速度不由未之一滞。

朱燮元等人以前只是在传闻中听说过新朝大军中的火炮出神入化,可是当见到敌船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发挥出如此准确和猛烈的火力的时候还是不由的暗自吃惊。心道要不是周遇吉等人这大半年的时间里准备了不少漂雷和水勇,并且己方船队还占据兵力及上游的优势,今天这一仗恐怕说不定要大败了,即便是如今拥有不少准备的情况下弱要取胜恐怕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主要还是看我军新建水师中的小船各官兵还有我们的水勇和漂雷、潜雷能够发挥多大作用了。”周遇吉也感觉到了不小的压力。但这不妨碍临战压力下迅速向旗船上的旗手下达了快速进攻的命令。

此时在广阔的江面上纵深多达十余排密集的小船构成的前队距离张海等人所在的新军小船队距离已经接近到了百步左右的距离了。前排的上百艘敌船发射了万余支火箭及上百枚空壳的大号飞行火箭。

虽然风向是逆风,没有高度带来的加速情况下这些火箭的威力即便对小船也够不成什么损害,可还是近一步加重了两军阵前的种种烟雾。

当烟雾随着东风渐渐散去,湖广水军规模庞大的舢板小船闪现出清晰的身影的时候,双方前锋小船之间的距离已经不过六七十步了。部署在第一排船队上的鸟枪手和虎尊炮手不断的开火,新军小船附近似乎如同下起了冰雹一般飞溅起不少的水花。不过这些弹丸即便有的钻入了船板之中也往往难以给战士们带来什么危害。几千发鸟枪弹丸的袭击不过是带来十余人的伤亡。

为了最大限度的打击和震慑敌人,也为了避免暴露张海所在小船的位置。亲卫连队所在的十二艘铁壳船已经按着相距五十余米左右的距离散布到整个江面上成为新军小船队伍的前锋,针对暴露出来的敌军火力展开了猛烈的还击。

从张海等人所在的小船队开火,不过短短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将船身倾斜开来战线出猛烈火力的张海等人的亲卫连十二艘钢壳小船却发挥出让敌人想象不到的火力。


状态提示:346.第346章 漂雷之险(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