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明末英雄>363.第363章 陆军出海(二)

王新盟经过两三年内不少知识的学习外加南下前的准备已经知道出海作战的风险,何况是自己这样的陆师与对方进行海上交锋。哪怕是有利的海况和季节里也面临极大的变数。因此,他当然不打算将第四旅的主力拿出去冒险。

“各连抽出一些人加强到第二营还有你们炮营,外加跟随队伍而来海军那里一些有经验的水手凑出千人左右的远征队去攻打泉州,如果不遇到恶劣海况你们有把握么?”王新盟郑重的问道。

韩星听说过荷兰人曾经以千人左右的船队同那些海上巨寇们交锋过,荷兰人拥有经过远洋航行经验丰富的水手,还有航速远比对手要快的船只,而这些都是如今的队伍所不具备的。

“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船只及合适的装备,我想应该不是问题。”韩星回答道。

在对福州城所获得的人员物资进行了初步的清点和整理之后,队伍在拿下福州城的当天就召集各营连干展开了近海遇到规模庞大的强敌应该怎样交战的研讨会。

海战的战术方面,队伍在临出发的时候也有不少了解:“我们新朝海军的主要思想是炮火歼敌,我们的主力水师舍得成本在一艘不到千料的战船上装上至少十几门千斤弗朗机之类的重炮,如果不是水战的局限而是海战的话,我想师傅不会介意为十二艘鸟船级别也没有的千料海船上装上二十门以上的优质火炮。欧洲国家还不舍得投入我们这样的本钱用铜来造炮,不过他们也逐渐还是向海船上花费不逊色于造船成本的价值。而我国沿海的这些残敌呢?崇尚的是人多船队,不舍得在船用火器方面花大功夫。其实我们在历次的作战中也能感觉到:火炮杀伤船只的效率似乎比在陆上的作用下降了很多。往往是我们用铳炮把敌船的水面以上打个稀烂,可因为水面和水线的掩护,敌人的水线附近的船板不受破坏。往往是需要我们用炮弹把船舱内的敌人大部分杀伤才算‘歼灭’了一艘敌船。而如果在敌船的水线部分事实爆破,我认为用不着装有一石重量的巨型黑火药石弹就能炸沉敌人的大多数中小型船只了。上百斤黑火药以及足够合适的铅弹做为‘预制破片弹丸’完全可以对敌人的大型船只构成威胁。”

韩星接着说道:“敌人的战术,是对付大船的时候以小船火攻围攻。就算不能把对手的船只烧毁,也可以趁着对手去救火的时候蜂拥等船而战。我们的战士就算站立不稳在拥有事前填装好弹药的也不怕敌人登船突袭击。而对付火船的火攻。我们可以用八十到百尺左右的竹竿捆绑上足够的战斗部装药推到敌船附近引爆。而对于大船的来袭,我们则可以用轻小的船只装上足够的黑火药及其战斗部,再用大号飞火神鸦或者火箭原理的推进器奔向一二百米内的敌船执行爆破任务。如果效果良好,甚至可以不需要人员驾驶。即便需要人员为此牺牲,我们用一个相对勇敢的战士换取敌人至少上百人甚至更多人的性命也是完全值得的。”

众人当然不是纸上谈兵之辈,王新盟有些顾虑的问道:“如今做试验,和实制改装时间上还来的及吗?依照构想大家一起来算一算。”

没有花费太长的时间,出征泉州前的临时准备方案就被大致确定下来:福州城内被缴获经过试航没有发现走水问题的船只大概有六艘最大的左右,为三千到五千料不等,按照新军内部常见的标准化新单位来说大概六百到一千吨左右的排水量。这些船只对于敌人的海战来说有些不太方便靠近那些隐蔽的锚地。因此没有在撤退的时候被带走,其他的就苍山船有不少,竹排级别的独木舟或者双木舟也不难找。

最终新军凑出了三百名左右负责开动这些大船的水手,并给每艘船安排百人到二百人不等的六个连群,大致容纳下了千名左右的作战人员,为了在近海方便的进行登陆并且也为了近一步应对各种意外,跟随着六艘大船的海有二十余艘三五十吨排水量左右的中小平底船只。五个吨位一名船员的情况下,整个大船显得很宽松。准备的淡水给养还有各种阉制品乃至远航用的“菜土”看起来似乎能完全供应整个船队至少一年的航行。除了携带这些物品之外还有携带足够火药武器乃至其他水战器材的空间。

“按我们的测试:如果无需顾虑杀伤范围问题,四十千克左右‘万人敌’大小,装有十五千克左右优良黑药的爆炸物就能有效的威胁除福船外包括千料战船内大部分船只的水下部分。哪怕敌人的水线附近的甲板有足够的压舱物也一样。而如今抵近或者在误差不超过两米范围内爆炸,装有四十千克优良黑火药的一石半左右炸雷就能在福船级别大小的舰只中破开一个有足够效率进水的口子,无人火箭船的测试效果并不理想,在轻微海浪的环境下也容易反转过来。还不如携带漂雷的水鬼更现实些—如果我们的船上火力能够完全压制住敌船上向下的攻击的话。”

因为福州城内足够的工匠和队伍所构想的水战兵器结构并不复杂,准备这些水战兵器的进度大大超过预料。大概在三天左右的时间内经过检查的千余根百尺竹竿或木杆加上能够在水上漂浮的万人敌组成的“推杆雷”就被试制出来。此外还有六艘大船上可以携带的六十多艘改装为火药动力自杀爆炸船的“回天鱼雷”用于危机情况下的交战。

人员最多再承受千人左右的冒险,可是武器弹药的


状态提示:363.第363章 陆军出海(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