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明末英雄>639.第639章 战术诱敌

经过战国时期长期的组织动员考验,到了幕府早年,日本民众以比中原百姓还要强悍的忍耐力供养了规模庞大的军政脱产阶层。两三千万人口维持的常备领薪饷的武士也多达四十五万,属于幕府直辖的旗本武士也多达八万之众,随时可以动员超过二十万的大军。

一次拿出包括四五千名精干在内的两万武士即便付出很大的代价也并不算不可承受的损失,但德川家光还是慎重的进行了安排。这两万武士准备事先展开的进攻的地段不到一里左右的距离,整个纵队按照相距十米左右刚刚能够有效在夜间语音联络的距离为单位连绵四十余队近一里左右,形成纵深比进攻正面更大的横队。

吸收了传闻中新军主力部队中的一些战法,这两万人除了夜战必备的弓刀之外还有四五千人集中携带了近两万支填装好铁炮做为支援。而在进攻之前,德川家光还集中了全军的三四万铁炮手按照白天大致测定好的方向前进一里左右的距离后以二十多万发铅弹连绵不断的漫射在登陆部队右翼方向上展开了漫射。

铁炮之类的火绳枪发射的弹丸到了六十步外就丧失了命中单个目标的价值,而到了一百五十步之外就连临阵对垒的价值也没有了。但不论精度有多差,总归是能在抛射的时候把子弹打到两三里外左右的距离上,哪怕因为人为因素的散布误差恐怕有方圆一里都不止,对于攻击足有近两里方圆的大阵来说也足够了。在这样远的距离上,优质铁炮发射出的五百到一千焦尔左右弹丸也会削弱到几十焦尔到百焦尔左右的低威力,即便命中带着铁盔的头部甚至带着面甲的面部也不一定能造成减员性负伤。不过此时的日人到很少有人研究这一点。也只有少数大筒发射的铅弹在一两里外还算有一些杀伤力,有可能对带着铁盔的目标构成威胁。

黑夜里远处之敌连绵不绝的开火声绵密的连成一线,如同大海边海潮的声音一样,短短数分钟时间内的二十多万发铅弹如同弹雨一般扫荡着战士们在白天刚刚购建好的阵地,但除了敌人的第一轮开火袭击造成三四十战士头手轻伤,其中两人因为被较重弹丸命中而导致意外死亡外,再也造成不了什么其他的伤害。那些落在战壕内的“弹雨”反被战士们视为十分重要的炮兵霰弹弹药收集起来。趁不少战士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右翼的机会,完全由旗本武士组成的突击队伍就在左翼展开了行动。

左翼是高海量的第八旅所在的防区,在新军主力部队累计建立过的九个步兵旅中除了远征美洲的第九旅以外,第八旅算是战斗力偏弱的部队了。但即便是这样的部队大多数军官骨干们也了解新军中的不少条例原则,右翼的战斗激烈进行的时候大多数负责左翼防线的战士们也随时警惕着敌人可能在这个方向上的突袭。在对抗演习和实战中,声东击西算是老把戏了。

忽然间:阵地前不远处传来了树叶的响声,早已在外围二十步左右的距离上灌满燃料的外沟内窜出了火光,那是做为前哨的敌人惊动了负责警戒的战士,在阵地前地下有被覆暗堡内的战士点燃了用于夜晚照明的火光。

敌军先锋部队对左翼第八旅步兵二营二百步宽度左右防线的进攻展开了,猛烈的枪铳冒着在黑暗中飞来的箭雨响了起来,敌军忍者先锋进行的突击在每平米一个战士二十四支早已填装好弹药的步兵们的抵抗下如踢到了铁板上一般。

不过挑选出来的旗本武士作战意志果然高出一般军队不少,当第一线的五百名旗本武士瞬间伤亡过半的时候,后面的旗本武士就在哨声和喊声的指挥之下补充上来,在不到一里的范围内,进攻的日本武士就像九头鸟一般的似乎总也打不完。

在并不算长的时间内,第八旅二营的配备的四千余支燧发排枪打出了一万六千余发待发的铅弹,配备给二营的五十支线膛枪也打出了五百多发子弹,敌军如潮一般的进攻在尸体如低矮的胸墙一样连成一线后攻势终于缓了下来。

投入攻击战斗的一万名旗本武士伤亡近半,就连在不远处观战的德川家光等人也几乎丧失信心了。但如果只让一部分人马在战斗中承受严重消耗,而另一半人马只是象征性参战的话,那毫无疑问会给整个队伍的凝聚力带来严重影响。在这种顾虑之下德川家光也只得传来严令命令后续的旗本武士们继续展开似乎看起来毫无希望的进攻。

激烈的战斗也让独自承受压力的第八旅二营伤亡不小,八百人左右的一线四个连的战斗部队虽然处于防御之中,但在精锐武士们黑夜里集中起来的重矢与弹丸之下在杀伤近万突袭的枪敌之时还是付出了将近二百人伤亡的代价,几乎都是头部钝伤。这个比例的伤亡除了新军起事早期的一些战斗乃至去年那激烈的北征南下作战之外是很少遇到的。

战斗的过程中也有负责重新填装的战士填装了不少枪铳弹丸,此外还有不少的填装好弹药的超轻臼铳没有用于战斗,但此时已经感到敌进攻地段的高海量却传令整个第八旅第二营乃至临近的相应部队通过临时的交通壕向内撤退。

“敌人的进攻也没有多少后续能量了!从我们营调出一部分武器,旧炮再展开火力就一定能将敌军这次进攻打退”第八旅先头营营长有些疑惑的问道。

“适当缩小些战线我们才能更好的达到作战目标,包抄对手!”高海量以命令的口吻提醒道。


状态提示:639.第639章 战术诱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