浿水,一艘蒸汽船靠泊在北岸,其向河心一侧船舷上,有数根大管伸入水中,船载抽水泵不停抽着水,将河水抽上船,再经由胶管输送到岸上。
岸上是一处木栅栏围起来的大院,院子里有几个大锅炉正在烧水,所烧的水来自那艘抽水船,烧开的水,则用于供应军营。
一座方圆数里规模的军营就在不远处,紧靠着浿水,岸边又建起规模不小的码头,以便船只输送人员和物资。
军营东北方向一里外,是高句丽国都平壤城,而此时的平壤城已经化作火海。
熊熊燃烧的火焰照亮了城外周军士兵们的眼睛,也照亮了魏王宇文维民的双眼,他看着燃烧的平壤,面上没有半点表情。
大军从莱州黄城港出发,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攻克平壤,这样的速度值得骄傲,却没什么好骄傲的:平壤城不过是一座空城,沿途高句丽军队并未进行顽强抵抗。
情报显示,当周军渡海而来、进攻浿水入海口处的海港时,高句丽君臣就坚决执行坚壁清野的策略,将浿水沿岸地区百姓及牲畜迁走,然后放火烧毁村庄。
不仅各地村庄、堡寨、城池是这样,就连一国之都平壤也是如此。
当周军先锋抵达平壤时,发现城中俱是残垣断壁,到处都是腥臭的动物尸体,就连水井也不例外。
大量苍蝇聚集在这些尸体上,让整个平壤城宛若“苍蝇城”,人在其中行走,会有密密麻麻的苍蝇飞来,落在身上,仿佛换了一身衣服。
平壤及周边的高句丽军民,均已撤往东北面的绵延大山,那里有许多山城,囤积了大量的粮食,足够这些人龟缩在山中和周军长时间对峙。
所以,当中路周军沿着浿水向平壤进军时,根本就没有打过什么打仗,反倒是河道里堆积的障碍物阻滞了周军船队的前进速度。
现在,身处平壤城外的宇文维宁,虽然向国内发去捷报,心中却没有多少喜悦之情。
因为敌军主力完好无损,而己方想要与其决战,就得在绵延群山里啃山城,一座山一座山的争夺。
宇文维宁看着燃烧的平壤城,片刻后转身向军营走去,敌人的手段极其恶毒,直接把平壤城变成瘟疫源,所以只能一烧了之,把一切魑魅魍魉烧得干干净净。
地上的不干净可以烧掉,但水中的不干净却只能靠另一种办法来清洁,那就是把水过滤然后烧开。
沸腾的水中,肉眼看不到的不干净,经过高温处理也都变得干净了。
宇文维宁来到营区,来到给水处,看着那一个个高大的储水罐,看着一根根和锅炉房连接的输水铁管,看着一排排水喉,还有限时提供热水的一排排洗澡房,很满意。
技术成熟的集中供水系统,可以在水源(河流)被腐烂尸体污染的情况下,给数万将士提供清洁的饮用水,所以,高句丽军队在浿水上游污染河水的行为,等同于徒劳无功。
对方以为,把大量开始腐烂的动物尸体放在竹笼里沉入河底,就能长时间影响下游地区的饮水卫生,简直是可笑至极。
转到中军大帐,宇文维宁看着分成几拨在忙碌的佐官,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听佐官汇报当前进度。
第一件事,集中供水系统运转正常,码头的装卸能力达到了设计能力的六成,大量物资运抵这里,包括充足的燃煤,能确保供水系统运转,也能确保内河炮船的使用。
然而,光靠燃煤海运可不行,因为到了夏秋季节海上多风暴,届时海运大受影响,所以必须就地取材。
所幸,这十来年间高句丽一直在开矿挖煤,以煤炭作为“岁币”交给周国,而平壤地区就有煤矿,其位置早已被周国掌握,如今几支专业的挖煤队伍正在军队保护下,恢复这几处煤矿的开采。
大概再过得月余,这些已经成熟开采的煤矿就能恢复生产、全力供应煤炭了。
第二件事,农业生产:运来的麦种、稻种已经就位,如今是春末夏初,被荒废的农田还来得及耕种,朝廷组织的屯田队伍已经抵达,和部分士兵一起开始种田。
旱田种麦子,水田种稻谷,水稻采用插秧法,而位于军营边上的育秧大棚已经开始育秧,几个商社的队伍负责育秧工作,为浿水地区抛荒的水田提供秧苗。
第三件事,建筑材料陆续到位,施工队已经准备就绪,按照预定方案,要在平壤周边平原地区修建堡寨,让军队和屯田队伍有依托。
又要修建炮楼,控制要道,策应堡寨,逐渐强化对平壤周边地区的控制。
然后建立平原和山区交界处的防线,争取让高句丽军队“进山容易出山难”,顺便护住平原的农耕区,确保秋天的农业收获。
总而言之,一切都按着作战方案行事,目前进展顺利,能够赶在夏秋之际风暴多发季节到来前,让行军初步在浿水及其周边平原地区站稳脚跟,物资供应不受海运中断的影响。
让高句丽的“坚壁清野”计策破产。
宇文维宁对于进展很满意,虽然这一路过来,他期待中的大决战没有开打,但对方的行动丝毫不离己方战前的预测,这就让他十分高兴。
朝廷总是要对高句丽动手、收复汉四郡的,那么,吃过一次大亏的高句丽,面对装备精良、随时可以乘坐蒸汽船渡海来攻的周军,会采取什么样的应对之策呢?
十余年前,周军就攻入高句丽腹地,如入无人之境,对方吃够了苦头,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