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盛唐剑圣>第七十一章 军神、战神、儒帅的承传

裴旻古怪的接过木盒,木盒旁挂着一方六两绍的景泰蓝广锁,钥匙孔构造复杂,以形状来辨认,极难打开。

“咔嚓!”

裴旻用手用力一拧,直接将锁头掰断了。

一旁正准备递钥匙的库狄氏,没好气的一笑,将钥匙收了起来。

并非是这个时代的钥匙不坚固,这种景泰蓝广锁是最复杂的钥匙之一,有足足九个岔孔,必需每个岔孔都对上位才能打开。

但是这个铜锁放着都不知道几十年了,即便铜锁的腐蚀性再好也生了锈,根本无需钥匙。

裴旻跪坐在席子上,将断裂的钥匙放在一旁,将木盒移至跟前,轻手轻脚的打开。

木盒里面全是书本、书札,摆放的整整齐齐。

裴旻眼中露出一丝激动,一丝渴望,已经意识到这是什么,当初他就跟裴光庭说过,有没有裴行俭留下来的行军手札或者他在西域的见闻手札什么的,若是有,希望能借来一阅,以长见识见闻。

只是后来裴光庭传来消息,说他父亲留下来的手札都让武则天给收去了。

裴旻也想起来历史上却有如此记载,裴行俭征战一身,常胜无败,号称儒帅,留有营阵、部伍、料胜负、别器能等四十六诀,但是裴行俭病故之后。武则天也不知存的是什么心,诏武承嗣将这一切全部取走,从而失传。

裴旻也引以为憾,并未深究。

如今看来,裴行俭似乎有着先见之明,另做了预留。

裴旻取出一卷手札,打开来细看,果然是裴行俭的《四十六诀》,还是原稿,文章中注释着各种蝇头小字,或解说,或发表看法。

他手中拿着的是四十六诀《营阵篇》,初略一观,不由眼睛一亮。

裴行俭精于阴阳、历术,他竟然将阴阳、历术融入安营扎寨之中,别出心裁,妙在其中,忍不住道:“这就是闻喜公传说中的四十六诀?”

库狄氏笑道:“是《四十六诀》不假,却也不是传说中的。昔年先夫在皇宫赴宴,宴会上武后曾询问先夫百战百胜,可有什么妙诀?先夫从武后的眼中看出了些许贪婪,特地将原稿送至河东老家收藏,以免先人留下来的宝贵知识因武后的自私心思而毁于一旦。”

裴旻大赞:“闻喜公高见,承传下来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闻喜公这《四十六诀》,真要失传,未免太可惜了。实乃兵家莫大的损失……”

见丈夫的心血,得继承者如此肯定重视,库狄氏也不免满心喜慰道:“当初我儿光庭问我可有夫郎的手札,老身便知国公的心意,经过一番观察,国公确实适合继承卫公、邢国公以及先夫的遗志。”

“这……”裴旻突然将手中的书卷一合,惊喜的看着库狄氏道:“难道……”

库狄氏从容笑道:“莫不是以为这盒子里只有《四十六诀》?”

裴旻将手中的手札,放在一旁,再次往盒子掏着,将手札都取了出来,露出了底下的书籍,最上面的一本并未写有名字,也不知是怎么书。

裴旻取在手中,翻开书页,是一章序文,但见清秀的字迹写道:“恩师苏公,神略翕张,雄谋戡定,术略之奇,天下鲜有。憾文不擅书,未留兵法于世。行俭深受师恩,代笔而书。”

继续翻看下去,原来是裴行俭根据苏定方当年传授他兵法时,口述的情形,以纸笔记录下来,亦可以说是苏定方的军事心得。只是苏定方在文采上稍逊风骚,未能亲自留下兵书。

他将未有书名的书取出来,果然如他想想的一样,在下面是大唐军神李靖的《六军镜》、《阴符机》、《玉帐经》、《霸国箴》、《韬钤秘书》、《韬钤总要》、《卫国公手记》、《兵钤新书》、《弓诀》……

见喜不胜喜的裴旻,库狄氏道:“昔年卫公传兵法于邢国公,邢国公又传兵法于先夫。只可惜先夫逝世二十余年,未能亲自行师事,言传身教,一切只能靠国公自己对书领悟了。”

裴旻慎重的道:“老夫人放心,裴旻绝不辜负先人与您老的厚望……”他实在太过高兴,说话都卷起了舌头。

他小心翼翼的将所有书籍、手札放入木盒,将木盒移在身侧,一手轻轻扶着,好像怕它会自己长腿跑了一样。

裴旻心不在焉的完成了聚餐,又心不在焉的陪了裴母逛了逛当年她生活的地方,心不在焉的听着当年的往事之后,一头扎进了书房,兴致勃勃的翻阅起先贤的宝贵知识。

他没有一本一本的研究,而是一开始将三人所有的用兵心得都过了一遍眼:发现李靖、苏定方、裴行俭他们用兵一脉相承,但是特点各有不用,各有自己的风格。

李靖用兵奇正结合,重于布局,堪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苏定方擅于用奇布阵,行军作战如疾风烈火,最善于把握战机,以少胜多;至于裴行俭他擅于用谋,能够洞彻人心,临敌谋算。最关键的是裴行俭还精于阴阳五行,就如《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一样,在历史上多次预算天气,以气候取胜。

四十六诀中,便有两诀,单独说阴阳五行、天文历术。

三人特点不同,各有神妙,但毫无例外,厉害非常!

看着他们的用兵心得,军事理念,让裴旻大呼过瘾,热血澎湃。

足足一夜过去,由不知觉。

知道娇陈送来早餐,裴旻才顶着两个熊猫眼讶异的道:“竟然看了一整夜!”

娇陈笑道:“可不是,昨夜妾身想来叫裴郎


状态提示:第七十一章 军神、战神、儒帅的承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