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刚到北京,恢复更新。感谢书友稳稳的幸福—俪超恋在两周里仍然不断的给予推荐和关心,真心谢谢,一定会努力更新,不辜负哪怕只有一个人对此书的喜欢和支持。多谢各位,请收藏、点击。)
这些孩子未必知道熊琦是谁,但是丞相二字的分量他们也未必全然明白,可是这却不耽误他们明白所谓的学宫祭酒肯定是个大官。
“安静,下面宣布一下学宫的规矩,有请程捷先生。”在扶苏的示意下,程捷拿出扶苏和林维共同拟好的“校规”,开始朗读。
“第一条,尊师重道……”
清华学宫的校规并不多,跟旧时相比相当简洁,但对于林维这些向来以规则意识浓厚的法家之人,还是不理解扶苏搞这一套校规的用意何在,但仍然在扶苏的要求下琢磨了出来。
“这些规矩,你们一定要牢记在心,如有违反,就会受到处罚。相信你们中很多人都是冲着学宫会提供免费的吃和穿,发给钱财才来学宫的,那我可以告诉你们,如果谁违反了学宫的规矩,钱财就不用想了,甚至学宫会把你们开革出去。”
“接下来你们可以去吃晚饭,然后再回到这里集合,会有教习安排你们的住宿。”
“从明日起,卯时起床,做早操两刻钟……”扶苏把旧时空自己早上六点做早操,上早自习,吃早饭,上课,吃午饭,上课,晚饭,晚自习的一套作息制度,几乎完全的照搬了过来,也许是弥补他自己在小学对体育课的渴望而不得,扶苏把下午不到两个时辰的上课时间,匀出来了半个时辰,作为体育课。
晚饭的时候,扶苏与杨建、嬴虔坐在一起,杨建再次提出让公卿家的孩子来上课的建议。
“现在还不是时候。”扶苏用筷子夹着木盘里的红烧肉,仿佛在进行一场战斗。
“现在学宫还是初创,除了术学,墨学,其他学科的教材都还没有着落,而且这两科的教材也不知道是不是合用,等一阵吧。”
扶苏对法学和儒学的教材都已经有了想法,只是他还没有时间跟这些教习接触还不多,一直没有机会跟他们交流,不知道他的想法不知道能不能实现。
“不过,你可以放消息出去,说现在想要进学宫的,来着不拒,等到学宫有了名气,再想进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扶苏消灭最后一块肉,抹着嘴唇对杨建说。
杨建看着扶苏,不知道扶苏的自信从哪来的,他一直跟着扶苏筹办学宫,不说扶苏为了请这些教习,没少下功夫,求了李斯和嬴政,才弄来了这十多个人;就说这四五十个孩子,也是杨建和嬴虔一家一户求来的,用了发放财物和扶苏的名声,办学宫到了求爷爷告奶奶的份上,扶苏怎么还有着样的自信。
“你别不信,慢则一两年,快的话也许只需要几天,天下人就会对我的学宫趋之若鹜,只是我不想用这样的手段罢了。”
扶苏建立学宫的目的就是给自己培养人才,将来学宫出来的人,肯定是会得到自己重用的,他只要把这消息放出去,不愁没有学生,只是这样一来,来学宫的人难免都怀着功利之心,让扶苏有些不愿意去做。
“你们继续,我去找几位教习,商量一下课程。”
“林教习,哦,程教习也在,那正好,我与二位教习有些话说。”
扶苏从袖袋里拿出一本书,林维接过看了之后,发现正是他和程捷费了大工夫编写的法学教材,他们本不是秦国人,但考虑到清华学宫在秦国,在他们编写的教材中以秦国律法为主要的教学内容。
“两位先生编写的教材,我已经仔细的阅读过,就连李师看了之后,也称二位学问广博,用心良苦,此书当得上是法学的入门宝典,在此我多写两位先生了。”说完扶苏向林维和程捷躬身一礼。
“公子过誉了。”
林维赶紧还礼,一旁的程捷却是一脸淡然,似乎对扶苏的恭维并不放在心上。
“只是此书在读书人眼中清晰明了,可是两位也看到了,今天招进来的学生,怕是都还没启蒙,此处怕是不合用。”
林程二人对望一眼,看到了彼此眼中的羞恼。他们在扶苏的邀请下来到学宫,本来想着扶苏创办的学宫跟齐国的稷下学宫差不多,风行辩难,自己重要在学宫中来一场辩论,一展所学,就会得到秦国公子、甚至上秦王的赏识。
没想到扶苏给他们提的要求是要编写一本法学的入门教材,尽量浅显易懂,两个人以为这是扶苏对他们的考校,倒也没怎么反感,用了几个月的时间编写了一本他们认为非常合适的法学教材,可是今天学宫来的竟然是一群还没有成年的孩子,让他们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似乎到学宫来并不是个好主意。
“确实是不太合适。”程捷直视着扶苏道,“不知公子有何打算?”
“我确实有几点想法,还请两位先生多多指教。”
扶苏从袖袋里拿出一个薄薄的小册子,递给程捷。
说是小册子,其实不过是几张纸,程捷不过用了几分钟的时间,就把册子看完,随手又将小册子交给了林维,凝思不语。
“父王有意奉行韩非先生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我对此也是十分赞同的,因此在设想学宫之除就决定了要开设法学,但考虑不周,没想到学宫开了起来,结果只来了一群小孩子,实在是对不住两位先生的一番苦心。”
林维和程捷听了扶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