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1926之崛起>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战序曲 初具雏形(二)

设立第四路军保卫局,局长方振。(--方振这些日子的表现已经赢得了宋哲武的信任,宋哲武甚至一度想把情报局也交给他。

前一段时间,宋哲武要方振调查新入伍人员情况,不仅方振亲自抓在汉口和郑州新入伍的人员的调查甄别,还指示保安处在涞源的人员对在涞源加入第四路军的新兵,特别是学生和有文化的人员进行调查,取得很大成效。

在汉口招收的新兵当中,方振通过刘文岛找到汉口警察局,根据他们的档案在新兵中现有政治背景或怀疑有背景的人员十五人,其中十一人是武汉地区的农民,两人是学生,还有两人是汉口和武昌市政府的职员,剧警察局的档案记载,这些人中的农民都是二七年就失踪的人,有些人还是被通缉的;这两名学生则因为不是武汉人,一个是广东人,一个是江西人,他们不是武汉的在校学生,都是在春节前就到武汉来找工作的。对于他们的情况虽然无法核实,不过方振认为,仅就他们在来到武汉的这个时间就很值得怀疑;那两个职员都是武汉当地人,剧调查平素表现都很一般,按他们自己的说法,是因为他们有感于宋哲武赈济灾民的行为加入第四路军的。

对于这些人,方振的做法是:有政治背景的人,在到达郑州后,都秘密清退,每人另送大洋二十块做路费。那两个学生和两个职员则留在军中还要考察。方振建议这几人在没有查清以前,不要安排他们做重要工作。

保安处在涞源的人调查甄别的工作进行的也很顺利,情况跟方振在湖北和郑州现的很相似,只不过有问题和有怀疑的人员数量更多一些,甚至还现有人在军中的言论还很激进。方振请示过宋哲武,对这样的人如何处理?

宋哲武告诉方振,只要这些.人没有危害第四路军的人员安全,没有真正破坏妨碍到第四路军的展,只要没有生这些无法挽回的事情,就要“一个不杀,一个不抓。”都要礼送其离开第四路军。

宋哲武很满意方振的做法,只是.他是没有时间来观察这些被怀疑的人,他也不可能指示不要对这些人进行重用,这件事只能交给方振的保安处来做,方振和他的保安处应该就是第四路军的“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可以把第四路军同外面的侵入隔离开,甚至还要随时清理第四路军内部的“木马”。而且,宋哲武觉得,方振和他的部门还应该有一个职能,那就是要帮助他知道第四路军内部的动态。

不过,这样一来,方振和他的保.安处的工作量就会大幅度的增加,在郑州之所以招收了唐生智的第五路军的人,就是因为方振的人手不够,才没有现他们是第五路军的逃兵。所以,宋哲武在犹豫了很久后,终于下了决心,成立第四路军保卫局。保卫局的任务就是保卫第四路军内部的安全,制止阻绝外部任何势力对第四路军的渗透。为保证有效完成任务,第四路军所有军官的任免和人员的调动都要通报保卫局备案。将原归王兴刚政训处的纠察队划归保卫局,同时晋升方振为少将,这主要是宋哲武考虑到方振的级别过低,不利于他做好工作。

为防止保卫局的权力过大(这也是宋哲武之所以.犹豫是否成立保卫局的原因),宋哲武给方振下了严格的命令。“对第四路军少校以下军官和士兵的调动,保卫局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少校以上的人员的晋升、调动,保卫局只有向宋哲武反映不同意见的权利;需要对团长以上的军官进行调查时,必须经宋哲武批准;在没有确着证据前,绝对不许擅自抓人。(-- 手机站wap.即使有证据,营级以下军官最少也需该师师长同意。营级以上军官则必须经宋哲武批准。”

成立第四路军情报局,局长王叙。严格地说,这个情.报局其实早已经成立了,只是没有公布。现在这个情报局没有对外的名称和编制,它的一切只有宋哲武和王叙清楚,只是箫国栋能从没月支给王叙的大笔的大洋看出,这个情报局已经开始高效的转动了起来。

任命楚风为太行行署常务副主任,负责太行行.署的所有民政事宜。宋哲武虽然是河北省主席商震任命、蒋介石认可的太行行署主任,可是他的精力现在只能是全部放在军队建设上,他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处理民政事务。好在宋哲武早就有准备,他让楚风带着一帮精挑细选出来的学生跟着涞源县长孟楚管理涞源政务,就是为了让他们接触熟悉政务,好为以后入主山西培养行政管理人才。这一次正是个好机会,可以让他们提前接受锻炼。

太行行署的辖.区就是整个太行山地区,理论上甚至还包括太行山在山西的部分,宋哲武知道这是蒋介石故意在给阎锡山添堵,而且,也有给他和阎锡山之间制造矛盾的意思。可是宋哲武现在当然不会头脑热地去接管太行山在山西部分的政务,不过在河北境内的这一部分,他就不用有什么顾虑了。涞源既然是自己的辖区,孟楚这个县长自然就是他的属下,为了防止这些年轻人出现大的错误,宋哲武以太行行署的主任的名义,免去孟楚涞源县长的职务,任命孟楚为太行行署参议,协助楚风管理行署所有政务。

为了有效管理和规划第四路军的科技人才,更好地集中人力物力搞好科研,设立第四路军研究院,院长就由箫国栋担任。虽然箫国栋并不懂科研,按理说宋哲武倒是更合适,可他实在是抽不开身,而这


状态提示: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战序曲 初具雏形(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